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万亩江湾地 大麦喜丰收
通河县“江湾课题组”科技助农打造稳粮增产“聚宝盆”
文章字数:1561
  种植示范基地大麦丰收。
  本报记者 罗彦坤
  “七下八上”关键期,防汛的弦儿越调越紧。但在通河县乌鸦泡镇依山村,涨水前却先传来了丰收的喜讯——大麦种植示范基地大丰收,轰鸣的大型收割机驶过重重麦浪,金黄的麦子堆成“小山”……乡亲们说,这幅壮美的丰收图景,多亏了“江湾课题组”。
  乡亲们口中的“江湾课题组”,是指通河县成立的“减灾保产江湾课题组”,技术人员针对沿江“洪泛区耕地”想招儿破题,引导乡亲们调整种植结构,种植大麦、马铃薯、豌豆等早熟农作物,抢在涨水前收获。凭借“科技种田”,通河县把江湾地打造成了稳粮增产的“聚宝盆”。
  江湾大麦熟 农民喜丰收
  双手捧起饱满的麦粒,仔细掂了掂,罗成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片地已经连淹好几年了,以后咱再也不怕了。”讲起这些年与洪水“打游击”的经历,罗成金深有感触。最开始,大家都在江湾地种水稻,后来又改种抗涝性较强的玉米,但怎么都不行,赶上涨水就前功尽弃。
  去年,通河县胜鑫家庭农场接受了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罗成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江湾地种植了大麦、马铃薯,汛期来临前就完成了收获,收成可观。
  “慧”种田取得成功,看得乡亲们眼热,大伙都说,“江湾课题组”的办法管用。今年,大批农户转变了种植观念,乡亲们抱团儿发展,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超过万亩江湾地调整了种植结构。乡亲们与呼伦贝尔、佳木斯两地的企业签下订单,保底收购大麦、豌豆、马铃薯,丰收的粮食离田即变现,农户提前卖粮,笑逐颜开。
  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魏冲介绍,割完大麦,紧接着就收马铃薯,8月初能全部收完。目前,全县建立了两个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一个在清河镇、一个在祥顺镇。江湾地选择适宜种植的“短平快”农作物,涨水前能抢收更多粮食,实现稳粮增产目标,每亩江湾地收益在600元以上。
  调优种植结构 推行农业“三减”
  参与江湾地收获的大型割麦机,都是由水稻收割机改装的。通河县作为水稻种植大县,大型水稻收割机随处可见。麦粒进仓,秸秆还田,收获全程都是机械化。“铁牛”飞驰而过,肥沃的江湾地开始新一轮休养生息。
  “粮食离田了,没有后顾之忧了,涨水反而会给江湾地带来更丰富的有机质,加速秸秆腐化培肥地力。”魏冲说,连年过水,江湾地的土壤已经沙化,大麦、马铃薯、豌豆都喜欢这种透通性好的沙土地,沙土地土温高,这是江湾地粮食夺得高产的关键。
  调优了种植结构后,农业“三减”效果显著。大麦只用少量肥料,马铃薯、豌豆只使用有机肥,不施任何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这是订单企业的种植要求,也适宜江湾地的实际情况。
  昔日洪泛地,今朝“聚宝盆”。在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示范引领下,乡亲们踏上调优种植结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增收路。
  科技插“翅膀” 增收有保障
  通河县共有23万亩农田位于江湾地,横跨4个乡镇,以往只是种植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主粮”作物,凭借土质肥沃,粮食亩产量经常会蹿高,只是难以摆脱“看天吃饭”的命运。自从成立了“江湾课题组”,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乡亲们“慧”种田的水平提升了一大截,增产增收有了强大保障。
  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减灾保产江湾课题组之时,正值江湾地接连三年遭遇洪水,乡亲们处于“风险焦虑和弃之可惜”的思量中。
  经过论证、实践的减灾保产种植技术送到农家,及时解决了大伙儿的顾虑,迎接“江湾课题组”专家的是乡亲们渴求丰收的目光,农技专家“驻”进江湾地,与大伙儿并肩劳动,从春种到收获全程参与,随时提供技术指导,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转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挺不容易的,推广一种新的作物往往需要几年时间,但江湾地的种植推广却进展迅速,这是因为乡亲们相信‘江湾课题组’,相信科技种田能实现增产增收。”魏冲说,今年的丰收成果不错,这种模式明年将继续推广,种植面积预计增加到10万亩,让新农技走进更多农家,让科技种田惠及更多乡亲,造福于民。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