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流淌的音符镌刻在城市基因里
——社会各界热议“哈尔滨音乐日”设立
文章字数:1535
  ■本报记者 尹明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就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现在又多了一个音乐日,让哈尔滨更具魅力。我为我的家乡自豪。”  
  “这是大好事,希望有更多可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 
  “庆祝!哈尔滨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7月27日,哈尔滨确定每年8月6日为“哈尔滨音乐日”。消息一经发布,让哈尔滨市民欢欣鼓舞——借着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东风,这座城市喜上加喜,无论是音乐工作者还是市民百姓,都对它充满期待。大家表示,确定城市主题日,让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更加名副其实。
  徐霞:将音乐日打造成全天候的文化盛宴  
  著名歌唱家、乐评人、声乐教授徐霞与哈尔滨有着不解音乐之缘。谈及“哈尔滨音乐日”的设立,她为这座城市高兴:“在全中国,为音乐设立节日的,哈尔滨应该是第一个。”  徐霞说,1985年她第一次来哈尔滨,此后数次到访,这座城市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一方面是人才辈出,著名歌手李健、音乐制作人刘卓均来自哈尔滨,另一方面是哈尔滨的观众,他们专业素养高,徐霞刚刚结束在工人文化宫的演出,她坦言,想以更高水准的演出来回馈哈尔滨观众。  
  “27日得知哈尔滨设立音乐日,28日就是我的独唱音乐会,缘分总是恰逢其时,让我更觉得有义务为‘哈尔滨音乐日’做推广。”徐霞建议,要提高“哈尔滨音乐日”知晓率、知名度,可24小时不间断进行音乐演出活动,将音乐日打造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覆盖多年龄多群体,让歌声、乐曲响彻哈尔滨的大街小巷。
  汤沐海:让音乐成为全民抒情的媒介  
  28日,著名指挥家、哈尔滨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汤沐海在紧张彩排之余接受采访,谈及对设立“哈尔滨音乐日”的感想,他说:“艺术是面向全人类的,通过音乐日让更多哈尔滨的百姓感受艺术之美,使之成为普罗大众的文化庆典。”  
  在汤沐海看来,音乐没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分,好的音乐有艺术深度及社会作用。作为音乐家,他珍惜每一次与观众交流的机会,全力以赴表达音乐之美。他认为,哈尔滨通过音乐日,可以让音乐成为全民抒情的媒介,不再是少数人表达心情的工具,让更多人借助乐曲歌声抒发感情,传递思想。
  “好音乐最要紧的不是炫技,而是打动人,当演奏者把所有感情赋予音符之后,总会让人感受到感动和兴奋。”汤沐海十分期待,未来在这座城市里,音乐将成为百姓们交流和抒发情感的专属工具。
  张景峰:让世界了解冰城音乐文化  
  设立“哈尔滨音乐日”,最高兴的人应该是省人大代表、哈尔滨交响乐团副团长张景峰。今年年初,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张景峰提出《关于点亮城市文化标识,设立城市交响日(音乐节假日)的建议》,不到半年时间,建议落地,张景峰的希望转化为现实。  
  “音乐日,代表城市的特质和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人们一提起哈尔滨,就联想到这么一个主题日。”张景峰建议,音乐日设立后,要让活动更丰富,影响更广泛,感染力更强,体验感更深。可以以举办演出活动为主线,加大社会公益普及力度,培养音乐受众,逐步引导大众提升对高雅文化消费的认同。制定青少年交响乐发展规划、育才计划,推动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可持续健康发展。举办交响乐创作和相关表演专业赛事,邀请国内外知名乐团、音乐家参与节庆活动,加强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合作以及同国内交响乐联盟艺术交流,让世界了解龙江音乐文化,塑造城市优质文化IP,扩大“音乐之城”对外影响力。
  “哈尔滨音乐工作者应该不遗余力,推动音乐发展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胜景,让音乐日更立体、更大气,提升城市艺术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张景峰说。   
  古典音乐、交响音乐是哈尔滨经济、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音乐之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被持续关注和点赞。张景峰认为,设立城市音乐日,对于彰显城市魅力,扩大城市外宣张力,服务省域经济、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全面发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都具有非凡意义。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