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用干劲在家乡土地上砸出个响儿
“90后”北漂姑娘回乡创业,希望带动更多家乡年轻人扎根黑土地
文章字数:2649

  爷爷去世后,张姑娘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奶奶。  
  本报记者 李佳琪
  “我用20年逃离这里,又挣扎了10年坦然回来,我决定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熬我的筋骨,就像当年我努力读书逃离这里一样笃定。”这是“东北张姑娘”在抖音平台发布的短视频中的一段话。
  “90后”的张姑娘出生在哈尔滨市延寿县农村,童年遭遇和贫苦的生活让她从小就梦想着飞出这个小乡村。长大后,她去北京边打工边求学并找到了工作,梦想着闯出一片天地。爷爷的去世让她重返小乡村,面对逐渐老去的奶奶和家乡好米“会种不会卖”的境况,张姑娘决定回乡扎根创业,用自己的干劲在家乡的土地上砸出个响儿。
  过往只是前进的动力,要“热气腾腾地活着”
  “我的奶奶,对不起。”在张姑娘的抖音视频中有这样一个作品,她叙述了7岁时被父母抛弃,由爷爷、奶奶抚养的事。张姑娘从小就懂事,爷爷、奶奶很疼她,家里没有农机,看到春种秋收都是爷爷使锄头和镰刀在地里挥洒汗水,小小的她就想下地帮着干活。“奶奶只想让我好好读书,不让我触碰与农作有关的事,好像如果做了,这辈子就被绑在这片土地上。”张姑娘说,返乡,让她觉得“辜负”了奶奶的期盼。
  小时候为了补贴家用,她看到别人扔掉的旧木栅上有钉子,就用手生生将它们一颗颗拔下攒起来卖,再将卖钉子的钱拿回家交给奶奶。“那时候家里穷,奶奶常说,等水稻大丰收了,我想要的新衣服就有着落了。”当时她单纯地认为,村里小伙伴穿着新衣服,一定是家里的庄稼卖了好价钱。过往经历与贫苦并未消磨张姑娘看待生活的积极态度,而是不断地磨炼着张姑娘的意志,让她有了更大的干劲去赚钱。
  张姑娘坚信“笨鸟先飞”,2010年,她终于用知识“摆脱”了那个贫困的乡村,“摆脱”了让她不堪的过往,到北京上大学。“直到去了北京才知道,原来不种地的人一样能交得起学费,四个轱辘的车也不都叫拖拉机,除了公鸡母鸡还有肯德基。”为了不增加老人负担,张姑娘在节假日会到处打工挣钱,她常批发一些袜子和帽子,背着一大袋子货坐上公交车,看到人流量大的地方便下车去摆摊,就这样挣出了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毕业后,张姑娘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她鼓励自己拼命去赚钱,去每一个想去的地方旅游,热气腾腾地活着。
  回村创业扎根家乡,用短视频展现最真实的东北
  2019年,张姑娘的爷爷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奶奶一个人。她回到延寿县,就再也没有离开。“除了奶奶外,让我选择留在家乡的还有肥沃的黑土地和那些没有被好好‘经营’的大米。”张姑娘说,这次回乡让她看到“家乡的变化很大,却又变化不大”,变化大的是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不大的是对于大米的销售乡亲们大都还是“只会种不会卖”。“延寿没有高铁,只有一条公路通向外面。”张姑娘觉得,没有便捷的交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里的大米“走出去”,好米不为人知、好米卖不上好价,如何能把家乡好大米推广出去?在短视频平台上张姑娘找到了“出路”。
  在那条讲述自己过往的短视频后,张姑娘写着“爱在,家在,我就有温暖的归处。”没想到,作品发布当晚她就收到了万余个点赞,3000多人关注她,评论和私信不断涌来。她一夜没睡,一条不落地翻看网友的回复,好像看到了前方的光亮,她铆足干劲想试试用短视频推广家乡、推广村里的大米,她觉得,在村里的土地上也能砸出个声响。
  2022年11月,她和同乡好友组建了三个人的拍摄团队,把抖音账号“@东北张姑娘”当成第一阵地,一边拍摄家乡风土人情,展现着最真实的东北农村;一边推广家乡大米。“那时最大的遗憾,是喜欢一件红色的新大衣,却爱而不得。”现在,在张姑娘的短视频中,有很多个作品都是她穿着红色大衣拍摄的。在每条短视频上,都能看到张姑娘真诚又灿烂的笑容,看到她对家乡黑土地的热爱。
  “不会就学”提升自我,把“黑土地”推给更多人
  在抖音平台上,张姑娘富有文采的文案以及淳朴的短视频展现方式,迅速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和点赞,“账号处于刚起步阶段时,已收到了网友五百多万次的点赞。”张姑娘并未满足于现有的关注与赞美,她觉得自己一个“门外汉”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专业技能做更大的提升,只有提升才能将“黑土地”更好地推广出去,“不专业就学”。
  很快,机会来了!“今年2月,我们团队参加了抖音乡村计划旗下的‘乡村英才计划’ 新媒体培训,还成为了抖音‘乡村守护人’的一员。”张姑娘说,对于一个刚起步的新媒体团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有一堂课老师讲了新三农板块视频的类型,那堂课后我们真是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张姑娘告诉记者,课后团队对前期的拍摄制作进行了复盘。此前视频作品都是团队摸索做的,内容局限于自己的个人经历,只是凭借真诚吸引了一些粉丝,并非“长久之计”。
  通过作品下方的评论,他们发现,观看者更乐于通过作品看到最真实的东北,而不是满地牛粪的落魄农村和邻里或婆媳闹剧。这些评论让他们意识到要把视角从个人转向更加广阔的东北风土人情上,更让他们认识到人们会被积极的、向上的事物所打动和鼓舞——“原来,这就是老师讲的共鸣、‘情绪价值’。”有了方向,张姑娘更加有干劲了。团队埋头创作,现在,她的账号粉丝达百万,获赞量超过了720万。
  “一步一步把路踩宽”,带动更多人创业扎根故乡
  “夏天所有的惊喜,都抵不过这大地上铺满的稻秧;夏日的花纵有姹紫嫣红的色彩,却没有粮食的重量……”张姑娘的视频与文字吸引着无数喜爱这片黑土地的人们“驻足”观看,也让不少厂家向张姑娘投来了“橄榄枝”。
  “我想提供我认为最好的产品,就像我想用最好的短视频作品去展现家乡一样。”不少粉丝留言询问张姑娘推广了那么久家乡黑土地和特产,咋没看张姑娘销售大米呢。张姑娘说,产品不好会坏了家乡特产的口碑,即便能挣到再多的钱也不能干。她和团队每天驱车百余公里,一面采风拍摄,一面对一些厂家的产品进行“源头考察”,用脚去实地“走”产品。“虽然这种做法看着很笨,但我就是要这样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把路踩宽。”
  拍山泉流向黑土地、拍刚刚从土地中钻出来的蝲蝲蛄、拍农户如何精心选种育苗……在张姑娘的短视频作品中没有浓重的商业色彩,更多的是张姑娘眼中的“黑土地”是啥样。“嘴上说大米有多么多么好,不如让大家看看真正的黑土地是如何孕育大米的,我觉得这就是最‘淳朴’的广告。”张姑娘的团队在村里租下了一个农家院,准备养些鸡、鸭,种点萝卜、白菜和辣椒。最近,张姑娘正在学习直播,她要在农家院里像跟朋友聊天那样,一边沏茶一边把东北的人情风物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的名字不值得一提。”对于自己的名字张姑娘并不在意它是否能被广泛知晓,“我只希望通过自己微小的努力去带动更多的家乡年轻人扎根黑土地,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努力生活。”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