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勇担维护国家产业安全重任打造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
文章字数:2153

  哈尔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喜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既是党中央赋予东北新的政治使命,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政治责任。哈尔滨市将坚决扛好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重任,聚焦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勇当东北地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排头兵。
  一、深刻认识维护产业安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维护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改革开放以来,自由贸易和投资带动我国产业技术能力和竞争力提升,也为工业发达国家提供了质优价廉的产品,双方总体处于双赢状态。但我国的技术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整体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处于追赶位势。近年,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类产业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不断加大,部分前沿领域已经实现赶超。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战略博弈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发酵;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外部需求萎缩叠加贸易保护主义,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维护产业安全稳定尤为重要。哈尔滨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工业门类齐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具有较强产业优势,拥有哈电、哈飞、东安发动机、东北轻合金等“国之重器”,其技术和产品代表着国家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哈尔滨的产业安全与国家产业安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积极抢抓现代产业发展战略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当前电子、计算机、通信、机械、医药、汽车、化工和金属等行业发展需求都比较迫切,传统产业高端品类的替代市场也很广阔,比如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替代。哈尔滨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领域,抢抓机遇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三、维护产业安全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时代的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可以有效应对和化解经济风险,增强经济的稳定性和抗压性,实现产业安全发展,为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如果缺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支撑,产业安全就会成为无顶之屋、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哈尔滨市将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大力实施“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4个经济发展新引擎,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农机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升级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6个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旅游康养、养老托育、文化娱乐7个服务业发展,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产业安全发展提供系统支撑。
  四、维护产业安全必须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维护产业安全,必须树牢“链”的思维,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产业集群是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的“法宝”,要大力发展各类产业园区,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从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向产业集群逐步转化,以产业的集群化打造高质量产业链条。哈尔滨市将以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为契机,打造具有全国引领示范作用的产业集群。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要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培育能够主导产业链条的链主企业和以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为代表的关键节点企业,持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业链条的掌控能力。目前哈尔滨市已建立起产业链链长和企业与项目包联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产业服务体系,实行全产业链研究、全要素协调保障、全流程跟踪服务,找准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固链工作方向,高位推进产业链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五、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必须切实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维护产业安全,必须统筹抓好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运转畅通、协同高效。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水平创新平台作用,加快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哈大齐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创新载体,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工程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市落地布局,打造硬核科技创新体系,为产业安全发展注入科技强心针。在人才培育方面,用好用足省人才振兴“60条”、市人才新政“30条”等人才政策,大力引才聚才留才用才,帮助人才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就读、家属随迁等实际问题,不断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和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打造暖心感人、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此外,统筹抓好金融服务、物流体系、降低能耗成本等工作,为维护产业安全提供有效支撑保障。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