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江开春水流 赏鸥正当时
哈市常见5种江鸥,4月中下旬可见成百上千只规模的鸥群
文章字数:1666
  灵动的江鸥在江面掠过。“哈报手机记者” 白凤义摄
  北归冰城的江鸥。“哈报手机记者” 白凤义摄
  本报记者 王铁军
  近期,哈市气温回升较快,加速了冰雪融化。省水文水资源中心发布,4月1日16时,松花江哈尔滨段(哈尔滨市道里区老头湾)开江,开江日期较常年提前7天。“刚一开江,这些‘急性子’的江鸥就飞来了,欢迎你们‘回家’!”2日,有摄影爱好者在江边拍到了迁徙回来的江鸥,可爱的“白精灵”们给松花江带来了春天的活力。东北林业大学鸟类研究专家表示,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江鸥提早北归,预计它们将有更多的选择栖息在冰城,这些“老朋友”陪伴市民的时间也会延长。
  江鸥玩“冲浪”
  站冰排上顺流漂
  春来江开,江开鸥来。2日,摄影爱好者在道外松浦大桥附近水域拍到了美丽的一幕:百余只江鸥“扎堆”在这里觅食、玩耍,吃饱了、玩累了,它们就站到冰排上面休息,顺着流动的江水往下游漂荡,很是享受“江上冲浪”的感觉。更有趣的是,这群江鸥顺流而下一道儿觅食,然后再飞回来,时而冲冲浪,时而展翅高飞,撒欢地放飞自我。
  有时数十只成行贴着江面逐飞,有时猛地一头探水衔起“战利品”,“松浦大桥那边水域开阔,鱼虾更丰富,江鸥便聚集此处”,摄影爱好者说,早上和傍晚,江鸥的数量更多一些,现在大都集中在松浦大桥一带,道里江段也有少数。这批最早从南方飞回来的江鸥,一路迁徙消耗了大量体力,刚“进家门”也不客气,逛吃逛吃一顿“开造”,把松花江当成了自己的食堂和游乐场。
  “先头部队”里“白头”“黑头”并存
  欣赏之余,有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些江鸥的嘴和脚都是红色,但头部却“怪怪的”,有的黑、有的白,这究竟是咋回事?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许青教授介绍,这是红嘴鸥,别称“水鸽子”“叨鱼郎”,喜集群活动,每年都是第一个迁徙回到冰城。开江后,陆续返哈的红嘴鸥会越来越多,4月中下旬数量会达到最高峰,有的选择在此“安营扎寨”,有的继续北上。
  专家解释,现在市民看到的红嘴鸥的头羽有白有黑,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少鸟类都有夏羽和冬羽,红嘴鸥比较“特殊”,它只改变头羽的颜色。现在是春天,正是它们换羽的季节,“白头的”是红嘴鸥越冬时期的形象,目前有好多红嘴鸥已经进入到了繁殖期开始换羽,就由白头变成了黑头。由于换羽时间不同步,所以就出现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黑色,还有的是黑白相间的,即正处于换羽的过程中。
  候鸟分布北移,冰城常见5种江鸥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今年,哈尔滨候鸟迁回的时间大大提前,候鸟的分布区域也出现北移现象。这些候鸟当中,有的只在哈尔滨中途休息,有的则留下来繁育后代。而江鸥是一种夏候鸟,只要春天冰雪消融、露出水面,它们就会出现。
  许青说,这个时候在松花江城区段看到的江鸥,一般都是红嘴鸥,幸运的话,还能看到体形较大的银鸥,不过它们是“过路鸟”,在冰城短暂停留和补给后,还要继续往北飞到西伯利亚、北极圈去繁殖。
  哈尔滨的江鸥主要是来自渤海一带的海鸥,目前哈市最常见的江鸥主要有5种,分别是红嘴鸥、须浮鸥、普通燕鸥、白额燕鸥和白翅浮鸥。其中,冰城春季数量最多的就是红嘴鸥,它们大多爱在江边聚集,预计4月中下旬,市民就能在松花江上看到成百上千只规模的鸥群。松花江城区段两岸、哈尔滨大剧院湿地、太阳岛湿地、狗岛、呼兰河口湿地、道外白鱼泡等地,都能看到它们美丽的身影。
  牢记“赏鸥守则”,切勿随便投食
  哈尔滨是候鸟的主要繁殖栖息地,松江湿地是国内最大的原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松花江水质进一步改善,鱼虾食物资源丰富,人们爱鸟护鸟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大量江鸥“安家”于此。
  据介绍,哈尔滨地区的水鸟种类有40多种,代表种类有红嘴鸥、绿头鸭、苍鹭等,尤以红嘴鸥数量居多。从4月份北归到11月份南迁,江鸥成为陪伴市民时间最长的冰城水鸟。最近两年,江鸥分布已呈现出由沿江向市区内河迁飞的特点,群力何家沟水系、长岭湖等湿地也出现了大量江鸥栖息。
  江鸥生性活泼,喜欢集群活动,是最适宜户外观赏且颜值颇高的水鸟。待到天蓝水暖的“五一”,即迎来冰城一年中赏鸥的最佳时刻。
  最后,请记住这条“赏鸥守则”:观鸟时不要驱赶或大声惊吓它们,切勿随便投食。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