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哈尔滨日报社抗疫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仅两天,就有了一个绰号……
我要做一个 “有温度”的志愿者
文章字数:1182
  王巍给核酸采样小屋“送温暖”。
  本报记者 叶勇
  “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配合好社区防疫人员、查清辖区居民底数、建立居民档案、对接居民需求、稳定居民情绪、24小时卡点值守、维持核酸采样现场秩序……”11月29日,哈尔滨日报社包保社区防疫点位的20名员工经过培训后,立即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作为第二小组的一员,王巍和同事们一起入驻到道里区丽江社区开展工作,而刚刚过了两天,他就被社区工作人员送上了个“有温度”的称号,这是怎么回事?
  巧手改造点位设施 送温度
  下沉到社区没多久,第二小组的工作人员就发现辖区内的群力新城小区2号核酸采样点有点“小问题”。该采样点是一个集装箱房,由于窗口开口较大,集装箱房内温度非常低,采样人员工作时一直处于冻得手脚发麻的状态。
  围着采样点转了几圈,在单位被称为“生活多面手”的王巍想出了一个因陋就简的办法。他找来一块旧塑料板和工具,不一会儿,就为集装箱房增加了保温隔断,并对窗口进行了挡风处理,让屋内的温度一下子就提高了。丽江社区书记朱晓敏高兴不已,连称:“这可真是能工巧匠啊,这么几下子就给我们送来了温暖。”
  巧妙解决现场难题 送温情
  12月1日上午,王巍在维持核酸采样队伍秩序时,看见一名男子没有戴口罩。此时,男子前后都排了很多居民,不少人对他不戴口罩的行为很有反感,但大家都没说什么,只是尽量和他保持更远的距离,造成了队伍变长,正常核酸采样秩序受到了影响。
  见此情景,王巍立即上前提醒,“请戴好口罩,保持两米距离。”而对王巍的话,男子抬头看了看,竟没有理睬,继续低头摆弄手机。见此,王巍没再继续说什么,而是返身进屋取来一个口罩,友善地递给对方。这个举动让该男子有些不好意思,连说“不用、不用了,我有……”边说边从兜里掏出口罩戴上。一场可能的小争执就在一个口罩的传递下瞬间消解。
  “咱们报社就是做群众工作的,宣传科普要做好,群众遇到难事更得帮忙,接地气、见实效,这事咱专长。疫情防控只要用心用情去做,就一定能换来理解与支持。”王巍和身边的同事分享着经验。
  最近距离服务居民 送温暖
  每天要为高风险管控居民送采购物品,还要配合转运病例维持秩序。王巍笑称:“自己是离疫情最近的人。来之前,家人也有担心,但我已经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只要按照科学的操作流程,就一定能做好防护。”
  “为了更加精准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市里对防疫工作提出了应对新情况要有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要有新举措。要坚持深入一线、融入一线,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查缺补漏,精准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要求。作为基层防疫志愿者,落实好市委要求是我们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方法。所以,我觉得只有我们离疫情‘更近’一些,普通市民才能离疫情‘更远’一些;只有我们离居民更近一些,矛盾和争执才会离我们更远一些。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自己能站到防疫一线,是光荣、更是责任。希望我能一直做到有温度,交上一份让自己满意的防疫答卷。”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