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铺展多彩画卷 绘就美丽乡村
哈市全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文章字数:1551
  生态宜居的村庄,托起村民的幸福梦。
  本报记者 郝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市全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动垃圾、污水、厕所、能源、菜园“五项革命”,让农村不断净起来、美起来、亮起来、绿起来。农村人居环境、硬件设施的“面子”和文明乡风、村规民约的“里子”双双提升,村庄越发美丽宜居,农民越发向上向善,一幅村美人和的多彩画卷,正在冰城大地上加速铺展开来。
  聚焦“五项革命”
  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厕所革命加快实施,生活污水变“清水”,泥土村路硬化铺装,民居白墙黛瓦……冰城乡村正变得干净美丽。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巴彦县巴彦镇福民村是哈市率先启动“厕所革命”的村庄。走进村民家中,卫生间内白色墙砖干净整洁,洗手盆、洗衣机、抽水马桶一应俱全。村庄改厕采取“室内厕所+化粪池+污水收集管网”模式,村民生活污水经管线系统收集后流入化粪池,沉淀后污水汇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有了室内水冲式厕所,大家的生活习惯都改了。以前家家户户洗菜水、淘米水当院就泼,现在都用来冲马桶,大伙都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村民们说。便捷舒适的生活,带来了家风、民风、乡风的改变,居住环境美了,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乡亲们。
  在宾县吉祥村管家屯农家院内,一个略高出地面的“钢铁”地井颇具科技感。这是一种分户式污水收集处理装置。附近几户村民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利用井内投放的生物菌,对生活污水进行降解,降解后的水质可以达到II类水标准,能用于灌溉菜园、农田。
  乡村的空气中弥漫着花草清香,走在水泥硬化的村间小路上,沿路花卉开得烂漫,村民家的房屋格外亮眼……走进宾县永和乡大房子屯,仿佛置身画卷中。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房子屯统一更换了彩钢房盖,统一规划建设了院墙,屯子里巷道全部硬化。每家每户都设有分类垃圾桶,村民熟练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员定时到村民家门口回收生活垃圾,小村庄里也有了垃圾分类的“新时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市统筹推动农村“五项革命”,截至目前,“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储运体系基本建立,保洁队伍实现全覆盖,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有效治理。一座座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正托起村民的幸福梦。
  构建长效机制
  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
  农家小院整洁利落,花坛菜圃葱葱郁郁,农具杂物摆放有序。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村民张红家的小院,温馨恬静。“拾掇得干净,咱住得也舒心。”张红说。
  作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张红在小院里花了不少心思,“里里外外每天清扫一遍,犄角旮旯、门窗灶台都不漏掉。小院里还垒了花池,养花种菜,好看又实用。”
  美丽环境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如何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时时美”“处处美”?为了引导村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村“两委”成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里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在“红马甲”带动下,结合“美丽庭院”评比,引导村民整治房前屋后环境、规范堆放、使用卫生厕所等。同时,积极引导培育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动员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单一干”为“同心干”,激发村民对人居环境改变的内生动力,提高卫生意识,让村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原来村里道路两侧杂草丛生,还有废弃的秸秆。现在,家家户户维护庭院内外的卫生,争着比谁家环境最好,环境卫生大变样。乡亲们对村子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一座座美丽庭院,连成一道亮丽风景线。十年来,哈市构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带动从小美农家到大美乡村的全面提升。
  (下转第二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