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创办村里第一家民宿,摆脱贫困成村里旅游产业带头人
乔大姐带乡亲们吃上“旅游饭”
文章字数:806

  村民开办的民宿。 
  本报记者 郝欣
  走进双城区希勤乡希勤村,远远就能看见一栋崭新的黄房子,小院栅栏上贴了一排红彤彤的福字。见有客人来,一位言语爽快的大姐迎了出来,热情地把客人让进屋里。她叫乔桂娟,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靠着勤劳的双手不仅脱贫,还成了村里旅游产业带头人。
  看着乔大姐红红火火的小日子,很难想象几年前她家因丈夫患病成了希勤村的贫困户。2004年,丈夫王洪波患上肝炎失去劳动能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乔桂娟便一个人挑起了家庭重担。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这个“穷家”逐渐迎来了新转机。“扶贫政策解决了我丈夫的看病难题,党的好政策也给了我脱贫致富的机会和支持。”乔桂娟说,在精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资金帮助下,她除了种植自家的28亩地,还流转了亲属家的30多亩地。同时,村里还为她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工作,让她每年稳定增收1万元。
  希勤村是有名的“中国农业合作化第一村”,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农闲时,能干的乔桂娟重拾家政服务“老本行”,并提出在村里打造一个温馨民宿。乔桂娟的民宿项目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村委会帮她申请了产业发展补助。短短两个月时间,希勤村第一家民宿诞生了,乔桂娟家增添了一份新“产业”。
  每年到希勤村旅游的游客有近万人次,乔桂娟家的民宿生意很好,到了旅游旺季,每天收入上千元。在乔桂娟带动下,村里相继开办了多家民宿,吃“旅游饭”的乡亲们越来越多。
  希勤村的乡村旅游“火”起来,不仅增强了当地村民勤劳致富的信心,也带动周边村的小米、豆包、黏玉米等土特产品卖上好价钱。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的同时,村“两委”带领乡亲们改善村庄环境,马路变宽了,河道变净了,乡村更美了……
  驻村第一书记刘硕龙说:“下一步,我们将扶持更多像乔桂娟一样的带头人,充分发挥乡村民宿等产业深度融合的载体作用,进一步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乡村经济,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