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时隔16天,神十四航天员再次太空漫步
文章字数:1174

  9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上)、陈冬(下)同时在舱外操作的画面。


  航天员在舱外操作。 
  航天员蔡旭哲出舱画面。 
  航天员在舱外操作的画面。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航天员蔡旭哲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先后完成了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进一步检验了航天员与小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一个纪录两个首次
  航天员视角下的地球,太美了!
  神舟十四号乘组创造中国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间隔时间最短纪录:16天!
  此外,本次出舱活动有两个“首次”,分别是首次安装问天气闸舱舱外助力手柄,以及首次进行舱外救援验证。

  ■解码出舱任务■

  一分钟完成“空调”安装
  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成功开展第二次出舱活动。这一次,航天员又为问天实验舱安装了一套扩展泵组。与航天员首次出舱安装的问天实验舱热控扩展泵组不同,这次是在问天实验舱的外载荷冷却回路加装一个扩展泵组,主要用于为舱外科学实验载荷散热,相当于舱外载荷的“空调”。
  为何要在舱外安装扩展泵组?
  问天实验舱那么大,为何要在舱外安装扩展泵组?这是因为空间站将在轨运营至少十年,作为冷却回路的关键部件,泵、阀、过滤器、传感器等都需要在轨更换。然而非密封舱塞满设备和管路电缆,如果身着厚重出舱服的航天员钻到非密封舱内更换液路设备,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热控设计人员提出新思路:在舱内装一套泵阀,用于支持回路的早期运行,再在舱外壁留出机电液接口,上天后,择机在舱外追加一套泵组,即舱外“扩展泵组”。
  扩展泵组安装后,问天实验舱将优先使用扩展泵组,故障或寿命到期后再换一套扩展泵组,舱内的泵组则作为备用,确保空间站在轨稳定运行。
  科学设计让出舱操作更简便
  身处太空环境,再重的箱子都是轻飘飘的,但是身着航天服的航天员出舱操作一个大箱子,把机电液都与舱体连接起来,难度依旧不小。特别是液路连接,断接器内的弹簧力和液体压力都不小,出舱活动操作不太方便,航天员单靠自身力量无法直接插上。为了使航天员能看得见、对得上、够得着、掰得动、干得快、做得对,设计师们开展大量实验进行验证,通过不断完善产品设计,最终形成了现在使用的扩展机箱。
  安装扩展泵组时,航天员无需使用任何工具,也不需要精确瞄准或左右移位,只需完成“插入销孔定位,拨锁钩锁定,转手轮插电,拉手柄连液”四个步骤,除去地面人员确认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省时省力。
  正是研究团队的这些温暖、贴心和巧妙的设计,让“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的在轨任务轻松了许多。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