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从打工学徒,到当上店长,再到开店做老板……他在哈创业23年,演绎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奋斗史
小火锅煮沸幸福生活
文章字数:1396

李宝生正在准备营业。

编者按

生活气息的浓度最能测量一座城市的热度。热闹的早市、飘香的夜市、充盈的超市……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街头巷陌的滋味人生,让冰城处处升腾起浓浓人间烟火气。本报今起推出“我在哈尔滨——市井暖生活扫描”,聚焦普通市民的生活故事,展现实干奋进的踏实人生,以他们的拼搏史、成长痛、成功路坚定我们的信心、丰盈我们的内心、激发我们的决心,在起起落落的生活中,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人生。

本报记者 叶勇

“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尽管努力后并不一定人人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39岁的饭店老板李宝生谈吐间满是哲理,他说这是“舶来”的,但自己一直享用,并为之奋斗!

从只身来哈打工,到当上店长,后来又自己开店做起老板,在哈市买房定居……李宝生用23年的经历,演绎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奋斗史,其中有辛酸和汗水,也有笑容与希望。

来哈创业,从后厨白丁到当起老板

悬挂了7年的牌匾,“鼎鑫碳火锅”几个字已经显得有些沉淀的味道。牌匾下,尽管街路已经十分干净整洁,李宝生还是在打理门前卫生。7年来,饭店每天开张前,他都要重复这份工作,“就算是除尘迎客吧。”李宝生笑着说,尽管受疫情影响,店里生意大不如前,但这份迎客的热情从没改变。

1999年,刚刚过完16岁生日的李宝生离开吉林榆树老家,来到哈市闯天下。“我家住在农村,家庭条件、父母身体都不是很好,初中辍学后,修了半年车,便来到哈尔滨。以前总听大人说起这儿,一直挺向往的。”李宝生介绍,当时在“鼎鑫火锅”后厨干零活,每个月工资只有300元,低得不能再低了,但为了学到手艺,他整整拿了半年的低工资。

“当时有幸遇到师傅关显波,让自己从一个白丁,到学习切墩、上灶,后来当上了厨师长……”李宝生说,师傅身上有那种哈尔滨人特有的热情,一直影响着自己。2009年,“鼎鑫火锅”已经开了15家分店,李宝生任总店店长。但随着时代变迁,2015年,“鼎鑫火锅”淡出市场,“干了十几年的单位,咋说没就没了呢?”李宝生对“鼎鑫”有着极强的归属感,因为在这里,他迈出了人生、事业的第一步;在这里,他结识了妻子赵艳艳,并结婚生下女儿;在这里,让他将“家”定义到冰城……

经过认真考虑,下岗后不久,李宝生向亲属借了40万元,在距离原单位不远处租下门市,开起“鼎鑫碳火锅”。李宝生重新“返岗”,而这次的角色是“老板”。40万元的外债,让李宝生夫妇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于是他们起早贪黑,能自己干的活绝不花钱请人,用了一年半时间,两人终于还清外债,饭店走上正轨。

“店里最多时雇了8名员工,生意红火。这几年受疫情影响,为了节省开支,店里只剩下一名员工,妻子又当起服务员,我就负责后灶。”李宝生说,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冲击,停业期间,“鼎鑫”推出了线上销售,有时可能一单没有,每天数百元的店内开销和家庭支出,着实让他着急。所幸老主顾线上线下的捧场,让他坚持下来。李宝生说,相比一些关张的同行,自己非常知足。

迎来送往,传承热情收获感动

“无论受到什么影响,生意总会有好有坏。只要适应顾客需求,坚持到底,就能生意兴隆……”李宝生有着自己的生意经,每天迎来送往诸多客人,他说“热情”和“周到”是最重要的。正因为如此,在“鼎鑫碳火锅”店里,他也常常收获感动。

母哥是位老顾客,从开业起,便一直照顾“鼎鑫”的生意,还介绍不少朋友前来。深受感动的李宝生每次会做上几道拿手小菜,回敬母哥。像这样的老顾客,(下转第三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