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产业升级 变“冷资源”为“热经济”
哈市构建“一心、两带、六大工程、三个支撑”的“1263”冰雪产业发展格局
文章字数:3189

  哈尔滨丰富的冰雪资源引来八方游客。(本报资料片)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冰雪经济战略部署和《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重点任务,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打造“冰雪文化之都”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做大做强冰雪经济,建设冰雪文化之都,变“冷资源”为“热经济”,日前,哈市制定出台了《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发展规划》提出,根据哈尔滨市冰雪资源分布特点及未来市场的产品发展需求,构建“一心、两带、六大工程、三个支撑”的“1263”冰雪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一心综合集聚、两带串联带动、六大工程建设、三个体系支撑”的冰雪经济发展态势。
  产业架构
  一心

  哈尔滨市区中心
  哈尔滨市区中心延伸至双城、五常,富集太阳岛、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大剧院、融创雪世界、深哈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凤凰山等丰厚冰雪文化、冰雪装备资源,充分发挥市区中心的发展优势,打造冰雪旅游集散地、客源产出地、冰雪观光与冰雪运动基地,发展成为冰雪文化之都的核心承载区。
  两带

  松花江冰雪休闲带  哈亚滑雪旅游带
  松花江冰雪休闲带包括呼兰、巴彦、木兰、通河、依兰、方正、宾县等沿江县域,结合县域生态乡村资源,打造冰雪民俗、娱乐体验等冰雪文化精品;哈亚滑雪旅游带包括阿城、尚志延伸至延寿,以亚布力为龙头,推动沿线平山、玉泉、帽儿山、虎峰岭等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产品提升,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胜地。
  六大工程
  冰雪旅游  冰雪体育  冰雪装备 冰雪艺术  冰雪景观  冰雪IP
  积极推进六大冰雪工程建设,依托我市丰富的冰雪文化资源和丰厚的冰雪产业基础,打造“冰雪+”产业融合体系,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三个支撑
  培训  交通  环保
  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品质、服务保障品质、生态环境品质,以创新要素带动产业要素,助力哈尔滨冰雪经济发展。
  发展基础
  冰雪资源 独特优越
  哈尔滨市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平均雪期180天,穿城而过的松花江封冻期130天左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赋予哈尔滨别具一格的冰雪城市特色,寒冷的天气使哈尔滨成为冰雪的代名词,哈尔滨因此得名“冰城”。
  冰雪文化 底蕴厚重
  哈尔滨市作为我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集合独特的欧式建筑、音乐文化、俄罗斯风土人情等文化积淀为一体,铸就了冰雪旅游城市品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冰灯艺术游园会“三大品牌”驰名中外,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共同构成世界四大冰雪节,为世界冰雪旅游共同体的形成贡献了中国力量。
  冰雪传承 内涵丰富
  哈尔滨市是我国冰雪旅游开发最早的城市,1963年在兆麟公园打造了首届冰灯游园会,目前冰灯制作、冰雪雕技艺已成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985年哈尔滨创立了“冰雪节”,涵盖的雪上运动会、冰雪摄影比赛、国际冰雕比赛等活动,促进了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全面升华;1989年开始建设的世界最大的太阳岛雪博会、1999年开始打造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成为我国雪雕艺术、冰雕艺术的鼻祖,是世界游客向往的冰雪主题乐园;1996年,亚布力风车山庄的对外营业标志着我国滑雪运动从体育竞技正式走向大众市场,开启我国滑雪旅游的新纪元,进入21世纪后,哈尔滨地区乃至我国滑雪旅游业在2022冬奥会和消费转型升级的双重刺激作用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冰雪旅游 领跑全国
  哈尔滨连续五年荣膺“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上榜“世界游客向往的中国城市榜TOP10”,冰雪旅游经济效益2019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冰雪季三个月,全市接待游客达2339.4万人次,总收入391.7亿元,同比增长11.4%和17.1%,吸引了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文旅部数据中心冰雪旅游基地落户哈尔滨,成为中国冰雪旅游的领跑者,世界冰雪旅游的引领者,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和全国冬季最热的旅游城市。
  冰雪运动 优势明显
  哈尔滨现有冰雪运动场馆36所,近两年又建成冰上运动中心(气膜馆)10座。哈尔滨大力发展冰雪体育运动,每年举办中国杯国际冰盘公开赛、芬兰蒂亚滑雪马拉松、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等各类冰雪体育赛事和活动190余项。“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冰球赛、冬泳赛等群众冰雪活动参与度居全国首位。一批哈尔滨籍运动员如申雪、赵宏博、张虹、任子威等在冬奥会、世锦赛等世界赛场为我国冰雪体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冰雪装备 基础坚实
  初步形成了以索道、魔毯、除雪设备等产品为主的冰雪场地装备和道路清雪设备两个装备体系。冰雪运动器材制造业初具规模,雪板、护具等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已具备国际化合作能力。
  冰雪人才 多元发展
  哈尔滨市是中国冰雪艺术的发源地,培养造就了大批经验丰富的冰雪采掘、设计、创作等艺术人才。目前,哈尔滨市拥有冰雪雕艺术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4万余人。冰雪体育运动发展培养造就了大批滑冰、滑雪、冰球等冰雪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及专业的体育竞技组织者、工作者。冰雪文化、冰雪经贸、冰雪展会和冰雪节庆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和储备了一批有经验的冰雪创意、冰雪策划队伍和冰雪专业管理人才。
  发展目标
  以发展冰雪经济、建设冰雪文化之都为目标,以创建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景区为引爆点,以提升世界级亚布力滑雪度假地为牵动,以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为产业发展方向,以“人文冰雪”为特色提升冰雪文化内涵,将哈尔滨市打造成为以生态雪国为本底,冰雪运动、休闲度假、冰雪装备为支撑的集冰雪文化旅游体育名城、冰雪文化体验和传承地、国内冬季旅游首选地、国际冰雪经济示范地于一体的冰雪文化之都。 

  到2025年,建设一批冰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运动基地,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企业和知名品牌,冰雪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基础不断夯实,“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成效明显。以冰雪竞赛表演及教育培训、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业态主导,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到2030年,哈尔滨市冰雪产业结构更优化,综合实力更强,引领带动作用更大,冰雪经济效益凸显,冰雪文化之都完美呈现。以冰雪竞赛表演及教育培训、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业态引领,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发展战略
  文化引领战略
  深入挖掘哈尔滨独特的冰雪文化,提高冰雪产业的文化品位,将具有深厚底蕴的多元文化融入到冰灯、雪雕、冰雪画、影视剧、文学创作、旅游演艺、音乐创作、建筑元素中,提高城市的冰雪文化品质。
  国际化战略
  哈尔滨打造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和冰雪经济示范地,首先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项功能达到国际化的标准,滑雪场等相关设备设施与国际标准对接,增进冰雪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冰雪贸易的市场开拓。
  产业延伸战略
  树立大冰雪产业观,培育“冰雪+”产业链,促进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文化创意、冰雪教育培训、冰雪商贸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冰雪产业大格局,推动全市冰雪经济发展。
  投资导向战略
  哈尔滨冰雪经济发展要根据国家和省发展冰雪产业政策,制定冰雪产业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入世界500强、中国100强等国内外大型战略投资商,吸收民间资本进行冰雪产业投资,以大项目带动哈尔滨大发展。
  生态优先战略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根本目的,以筑牢冰雪生态环境安全屏障为统领,以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拓展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实现哈尔滨冰雪经济快速发展。
  哈尔滨市主要冰雪产业规划目标
  2025年目标
  冰雪竞赛表演及教育培训总产值达到10亿元
  冰雪文化总产值达到110亿元
  冰雪装备总产值达到20亿元
  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510亿元
  冰雪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750亿元
  2030年目标
  冰雪体育总产值达到30亿元
  冰雪文化总产值达到330亿元
  冰雪装备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700亿元
  冰雪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