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先养孔雀又养鹿 小村闯出致富路
方正县莲花村发展特色养殖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文章字数:1567
  王洪刚和他的鹿群。
  杨洪亮 马宇兵 本报记者 郝欣文/摄
  “快看!孔雀开屏啦!”“小鹿腿这么细,蹦得可真高”……7月3日,方正县德善乡莲花村的梅花鹿园和蓝孔雀园外围满了游客。“听说莲花村里有个‘动物园’,我们特意从县城赶来看看。孩子就喜欢喂鹿、看孔雀,都来过好几回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莲花村,为这个小村庄增添了人气,注入了活力。
  看着村里的喜人变化,“园长”王洪刚非常欣慰。老王今年50岁,土生土长的莲花村人,几年前在村里搞起特色养殖,建起梅花鹿园和蓝孔雀园,带动越来越多的乡亲走上特色养殖之路,莲花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自学成才 村民建起乡村“动物园”
  铡好一捆新鲜的青草,抱进梅花鹿园,满园的小鹿立即围上来。王洪刚说,自己从小喜欢动物,但是因为家里穷,养不起猪羊,特别羡慕同村的小伙伴赶着羊在路上雄赳赳地走。长大后,在村里养猪、养牛。“我养的猪、牛,又肥又壮,可漂亮了。”说起动物,不太爱说话的王洪刚眼睛放亮,话也多了起来。一次外出旅游时,王洪刚被体态优美、色彩绚丽的蓝孔雀吸引,萌生了人工饲养蓝孔雀的念头。2018年,他花3万多元从省外购买了一批蓝孔雀,在村里建起了孔雀园,踏上了特色养殖创业路。
  “人工养殖蓝孔雀是新型养殖业,发展前景可观,但养殖难度大。”王洪刚说,方正县附近没有养殖蓝孔雀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当年7月初,蓝孔雀开始产蛋,王洪刚准备扩大养殖规模,突然有两三只蓝孔雀患病了。心急的他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对症处理之后,终于将患病的蓝孔雀治愈。此后,王洪刚开始认真研究蓝孔雀的生活习性,做好疾病预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工作,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每一只蓝孔雀,效果非常好。
  在特色养殖路上越走越有信心,今年,王洪刚又买回40多只梅花鹿,在村里建起了梅花鹿园,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围观他养的蓝孔雀和梅花鹿。如今,带外地来的亲戚朋友到莲花村喂梅花鹿、赏孔雀开屏,成了附近村民招待客人的“必备项目”,莲花村成了“明星村”。
  效益可观 蓝孔雀、梅花鹿全身都是宝
  王洪刚打造的乡村“动物园”给村庄带来了人气,也给乡亲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
  “蓝孔雀、梅花鹿全身都是宝。”王洪刚说,一只蓝孔雀一年产蛋25到30个,市场价是50元/个,供不应求。很多人联系他买蓝孔雀蛋,给孕妇或者小孩吃。“孔雀肉也非常受欢迎,蓝孔雀肉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和氨基酸,蛋白质含量远高于一般禽类,很多人都喜欢吃。每斤售价高达120元。”
  王洪刚说,蓝孔雀掉下的羽毛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有企业专门联系我收购蓝孔雀羽毛,与檀香木搭配在一起做成扇子,每把扇子可以卖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王洪刚说,梅花鹿更是抢手货。最近几年,鹿茸的销售价格非常好,鹿园的鹿茸一年能采收一到两茬,一只成年鹿每年能收取4斤多的鹿茸,按市场价每斤鹿茸可以卖到800元至900元。王洪刚说:“发展梅花鹿、蓝孔雀特色养殖,利用好莲花村依山傍水的先天优势,可以走出一条特色养殖致富路。”
  产业新路 特色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老王,我想跟你学技术,也养鹿和孔雀。”越来越多的乡亲走进“动物园”,向王洪刚“拜师”学习。村里已经有六七户乡亲“出徒”,建起了孔雀园、梅花鹿园,发展特色养殖。
  为了让特色养殖效益最大化,王洪刚又在乡村旅游和产业推广上做文章。他每天按时将蓝孔雀、梅花鹿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性分享至微信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莲花村特色养殖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我计划着能让来游玩的人品尝孔雀宴、鹿宴,听着呦呦鹿鸣,欣赏数十只孔雀同时开屏的美景,还能体验垂钓、农耕等生活乐趣。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莲花村,真正带火乡村游。”王洪刚说。
  在德善乡和莲花村的支持下,王洪刚和乡亲们正在谋划成立方正县莲花村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我们要把乡村‘动物园’建得更大、更好,把技术传授给更多乡亲,带动全村发展特色养殖,共同走上致富之路。”王洪刚信心满满地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