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宗旨意识淡漠,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顽疾。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就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切实为民服务,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把践行党的宗旨同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紧密联系起来,把群众利益摆在首要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漠了,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热心服务群众。对群众闹心事、烦心事听之任之,对群众诉求敷衍应付,该解决的不解决;对办事群众横眉冷眼,把正常履职看作求他办事;对维权群众“踢皮球”,相互推诿不想担当;甚至巧立名目、吃拿卡要、谋取私利。漠视群众、折腾群众,损害的是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的是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破坏的是振兴发展环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坚定人民立场,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定位要准,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上保持清醒,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要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时刻牢记干部就是干事、党员就是奉献,做好老百姓的勤务员、贴心人,把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风要实,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在基层第一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在基层第一线发现问题、化解矛盾。
感情要深,全力为民排忧解难。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办实。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以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赖和支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幸福龙江”、打造“宜居幸福之都”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要时时处处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一件一件办,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