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聚焦疫情防控
文章字数:3103

 
  为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上海正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改建成又一座方舱医院,建成后有望提供4万张床位。


  继续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

  3月以来,疫情波及29个省份,总体呈现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病例及续发疫情多发等特点。多地正从紧从严、从早从快、从细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疫情形势怎样扭转?群众就医问题如何稳妥解决?针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作出集中回应。

  上海和吉林疫情仍处于发展状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3月中旬以来,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5个省份中,广东、山东、河北呈现向好态势,上海和吉林疫情仍处于发展状态。
  “多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证明,从严从紧采取以隔离、管控、封控、筛查等为核心的措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依然有效,可以实现‘动态清零’的既定方针。”雷正龙说。
  “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快字当头,加紧推进重点地区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各地要加强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储备,提升规模性疫情处置能力,并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当前疫情状态持续的时间,取决于防控策略、防控措施落实的力度。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严从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近期疫情多点散发的形势就会得到好转。

  缓解就医“最后一米”问题
  疫情期间,群众就医问题牵动人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群众就医“最后一米”问题,一是出小区、进医院的“一出一进”,需要多部门联动,配合120等急救机构,使120急救等便民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发挥作用;二是运输过程中妥善安排交通工具来解决群众的看病问题。“这两方面需要各方协调,必要时征用政府车辆、志愿者车辆,保证点对点接送服务。”
  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明确要求方舱医院配备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医疗检测设备、抢救药品和氧气,保证方舱医院能够进行基本的病情监测和治疗,以及病情变化时能够及时转诊。
  “方舱医院主要收治有生活自理能力的、60岁以下的、无急性发作的基础病和精神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王贵强介绍,对于有重症高风险的轻型病例,建议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尤其是抗病毒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要高度关注有基础病的、年龄偏大的重症高风险人群,若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联系120车辆尽快转运到定点医院进一步诊疗。

  继续推进新冠疫苗“应种尽种”
  截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32.8亿剂次,已完成全程接种超12.4亿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0.70%。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超2.2亿人。
  “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降低重症、降低死亡最好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评价新冠疫苗“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极其有效”。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尽快完成加强针接种,做到应种尽种。
  王华庆还提示,春季是花粉过敏高峰期,有花粉过敏史不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如果花粉过敏者正在过敏的急性发作期,特别是花粉过敏导致哮喘等严重症状发作的,要缓种疫苗。对有花粉过敏史可以接种疫苗的,接种疫苗时,要告知临床医生或接种医生,也要严格遵守接种后留观30分钟的规定。


  上海 全市范围内再开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
  记者从4月6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4日核酸筛查情况,经专家综合研判,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6日在全市范围内再开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在本次检测全部完成前,全市继续实行分区管控。
  本次检测全部完成后,上海将根据检测筛查结果、社区管控范围等情况,综合研判分析后,再确定后续的筛查和防控措施,并及时公布相关情况。
  成都 本轮疫情已发现4条传播链  
  记者4月6日从四川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成都市在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中已发现4条传播链,目前病例增长速度较快。
  据了解,除武侯区、青羊区此前报告的2条传播链外,目前还新增四川省外出差返回人员、四川省外来蓉货运司机2条传播链。多条传播链同时存在,所以目前成都市病例增长速度较快。并且,目前成都确诊的本土病例中,有多名病例都与同一家酒吧相关联。由于酒吧环境密闭,通风条件差,人员逗留时间较长,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更容易导致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目前,成都已经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从严从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全力阻断传播链条,坚决防止疫情外溢。
  海南 “地点码”提高疫情防控精准追溯排查效率   
  将各个关键卡口、场所等信息固化为一个唯一的二维码,通过扫码信息快速查验流动人员健康状况。海南省日前推行并落实“地点码”措施,提高了疫情防控精准追溯排查效率。
  据介绍,海南“地点码”生成后,可导出打印张贴在各场所、卡口等入口处,流动人员扫码即可通过。“地点码”精准定义了时间、空间维度信息,便于精准回溯涉疫风险人员,还通过技术和管理防护保护群众个人隐私,其详细信息仅限于流调溯源使用。
  据了解,对于流动人员而言,通过“地点码”扫码进入场所,操作便捷。对于各大场所而言,“地点码”的推出取代了以往繁琐的出入登记,减轻了防疫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通行效率。


  专家解读
  老年人更需要主动寻求疫苗保护
  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对于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一些老年人认为,长期待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就不用接种疫苗了。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当前部分地区输入的变异病毒传染性很强,老年人即使在家中不出门,依然有可能感染病毒。
  同时,不少老年人对接种疫苗仍然存在顾虑,担心年纪大了体质弱,接种疫苗后会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专家认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更需要主动寻求疫苗的保护。
  我国目前在持续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总体报告发生率略低于60岁以下人群报告水平,绝大多数是一般反应。
  接种加强针重症和死亡风险可降低90%以上
  老年人是否有必要接种加强针?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保护效果比18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对于使用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完成基础免疫接种6个月后的,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些什么?
  60岁以上老年人只要没有禁忌,不是延缓接种对象就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能接种或不能马上接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对新冠病毒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的;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一定要在疾病的稳定期。如果所患基础疾病处于不平稳的状态,疫苗接种应当暂缓,待状态平稳时再前往接种。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