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香瓜和鲜花轮流当“房客”
设施农业助乡村美味美景一个不少
文章字数:943
  王磊 杨依明 本报记者 罗彦坤
  冰城3月,大田的春耕还未开始,通河县通河镇桦树村的棚室内已开始火热忙春。几天前撒下的花籽,如今小苗已经露头儿,指着棚室内的连片绿茵,乡亲们说,这是用于美化乡村的百万株花苗,是全村的产业。花苗现在所处的棚室,上一茬儿是香瓜,香瓜和鲜花轮流当设施农业的“房客”,助力“通河香瓜”年年可种。
  近几年,“通河香瓜”搭上了设施农业这班车,打破了纬度积温限制,“老把式”依靠人造土壤环境,将种瓜手艺搬进棚室内。
  进棚种瓜“说道儿”少不了。乡亲们说,种了香瓜的地,就不能接茬儿再种瓜,得“倒茬儿”,也就是需要种植不同作物轮作。乡亲们在种过瓜的棚室地上尝试过种叶菜、果菜,但觉得效果都不算理想,会耽误种植香瓜。最后,乡亲们将目光锁定“用瓜地育花苗”项目,花苗生长期短,对地力消耗轻,关键是用不着施肥撒药,能更好保证香瓜的品质,达到了科学轮作提质增效的目的。
  抚摸着刚刚冒头的花苗儿,嘉志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月达告诉记者,再有半个月,这些小花苗就可以分栽入钵,移植到冷棚里,4月底成苗就能用于绿化了。目前,棚区的十几栋温室、30多栋冷棚都开始了生产,每块地该种啥,张月达心里有一本账,播种和出苗的日子拿捏的火候正好。
  “设施农业投入本来就高,棚室里的空间寸土寸金,科学合理规划种植时间节点,是精准抢市场的根本,科学轮作是保证收成的关键。”张月达说。
  瓜农“老把式”陈广太正在一栋冷棚内规划着起垄,这里去年是花圃,起完花苗后土地进行了深翻,如今又铺了一层腐殖土。1.2米的大垄,“三七拐杖苗”播种,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得很好,还能保证苗不欺秧。陈广太嘴里叼着烟袋锅,“吧嗒吧嗒”抽着,手上可没闲着,量尺、拉线、插签、定垄一气呵成。老陈说:“用花圃地倒茬儿种香瓜营养充足,个大瓜甜,每棵瓜秧上出三四斤瓜不成问题。”
  乡亲们说,科技兴农为乡村振兴打开了一扇窗,设施农业为乡村带来了新气象,如今大棚里不但出产美味,还孕育美景,大伙奔富的心气儿也更足了。
  桦树村驻村“第一书记”郭连军说,设施农业技术能保障瓜农年年有地种瓜,是乡亲们摸索出来的打造“现代农业之都”“宜居幸福之都”的新路。下一步,桦树村将继续扩大棚室生产规模,推行更精细化的种植规划,让设施农业进一步提高利用效率、增加生产附加值,拓宽乡村增收致富路。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