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凝聚振兴发展磅礴力量
文章字数:2822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本报资料片)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产业项目建设的最前沿,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在推进强村富民、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中,处处涌动着红色力量。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通过迎战一次次大战大考,通过解决一件件“天大小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攻坚克难、务实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苦干实干服务人民群众,为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
补钙铸魂
锤炼党性筑牢思想根基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新征程上,只有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才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变成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动力源”。
2017年以来,市委坚持强化政治引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基层党建的全过程、各方面。聚焦深化理论武装,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动基层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更加自觉地锤炼信仰、信念、信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5年来,市委扎实组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持续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原原本本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全面系统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同时,注重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突出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共举办156个主体班次,培训干部18949人次。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深入开展线上培训,年度网络学习参学范围扩大到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
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通过开展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持续传导、不断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市委主要领导带头,推进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已常态化、具体化,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
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市委严格落实并不断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组织生活管理,使党的组织生活从每个党支部真正严起来、实起来、规范起来,使每名党员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中,淬炼思想、锤炼党性、百炼成钢。
共建共治共享
以高水平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咱们基层的党组织越来越有力量,党建网格越织越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平房区联盟街工委开展的“百名党员包百楼”活动让网格员王欣丽工作起来格外有劲头。她说,因为每个居民楼院都有党组织在行动,每个楼栋都有党员在发挥作用,大家有了“主心骨”“带头人”,才守好守牢了社区这个抗疫前沿阵地。
更实更优的网格化管理,带来的是更精准的服务。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3687个社区(村)网格党组织、15963名网格员发挥基层防控主力军作用,6万余名党员干部进网格、上卡点,奋战在抗疫前沿阵地,为疫情防控筑起了“硬核防线”。目前,全市通过成立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织密网格党组织,17147名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带动在职、退休、流动党员参与辖区治理,每天走街入户、为民解忧。
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被中组部确定的“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我市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以社区治理为突破口,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解决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把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从道里区开展结对共建“双报到”活动,到松北区探索开展“订单式”服务补齐社区服务短板弱项,再到以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复工达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和建设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使党的工作嵌入到城市最活跃的地方,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高质量的党建也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敢担当善作为
以“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实事
今年,道里区抚顺社区的助老餐厅正式营业,社区里不少老人都为这个家门口的“助老小食堂”点赞,这也是社区干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不因事烦而畏难、不因事小而不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一张张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成为考察党员干部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的履职清单——目前,全市2958项办实事台账事项已全部完成,从市级重点推进的“七项惠民工程”、45项民生“大事”,到房屋漏雨、下水堵塞、道路塌陷、停车泊车等居民身边“小事”,97183件事关群众利益的难心事、烦心事得到全部解决。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立足眼前、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更加注重建制度、建机制,把各方面民生服务做得更有质量、更有品质,以更大力度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5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实现“空壳村”清零,强力推进“清化收”,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83.6%。持续转变作风、深化“放管服”改革,1315个政务服务办理时限、要件、方式达到全国最优标准,集成推动“办好一件事”改革;医保、社保、户籍、办税等128项服务高频事项优化提速,很多事项实现“秒批”;市本级和区县(市)“一网通办”14210项,网上可办率93.3%;不动产登记8次提速;“一把手”走流程、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审批等经验做法成为全国典型。
办实事、解难题,聚人心、促发展。2017年以来,市委以上率下,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聚焦群众反映最集中的事项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领域,把实事办到群众急需处、把温暖送到了群众心坎里,让党的旗帜牢牢占据基层主阵地。
新时代、新考卷,新机遇、新挑战。在新的征程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埋头苦干、实干笃行,在推动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中,谱写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篇章。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产业项目建设的最前沿,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在推进强村富民、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中,处处涌动着红色力量。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通过迎战一次次大战大考,通过解决一件件“天大小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攻坚克难、务实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苦干实干服务人民群众,为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
补钙铸魂
锤炼党性筑牢思想根基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新征程上,只有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才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变成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动力源”。
2017年以来,市委坚持强化政治引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基层党建的全过程、各方面。聚焦深化理论武装,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动基层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更加自觉地锤炼信仰、信念、信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5年来,市委扎实组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持续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原原本本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全面系统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同时,注重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突出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共举办156个主体班次,培训干部18949人次。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深入开展线上培训,年度网络学习参学范围扩大到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
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通过开展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持续传导、不断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市委主要领导带头,推进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已常态化、具体化,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
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市委严格落实并不断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组织生活管理,使党的组织生活从每个党支部真正严起来、实起来、规范起来,使每名党员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中,淬炼思想、锤炼党性、百炼成钢。
共建共治共享
以高水平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咱们基层的党组织越来越有力量,党建网格越织越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平房区联盟街工委开展的“百名党员包百楼”活动让网格员王欣丽工作起来格外有劲头。她说,因为每个居民楼院都有党组织在行动,每个楼栋都有党员在发挥作用,大家有了“主心骨”“带头人”,才守好守牢了社区这个抗疫前沿阵地。
更实更优的网格化管理,带来的是更精准的服务。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3687个社区(村)网格党组织、15963名网格员发挥基层防控主力军作用,6万余名党员干部进网格、上卡点,奋战在抗疫前沿阵地,为疫情防控筑起了“硬核防线”。目前,全市通过成立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织密网格党组织,17147名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带动在职、退休、流动党员参与辖区治理,每天走街入户、为民解忧。
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被中组部确定的“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我市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以社区治理为突破口,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解决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把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从道里区开展结对共建“双报到”活动,到松北区探索开展“订单式”服务补齐社区服务短板弱项,再到以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复工达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和建设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使党的工作嵌入到城市最活跃的地方,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高质量的党建也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敢担当善作为
以“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实事
今年,道里区抚顺社区的助老餐厅正式营业,社区里不少老人都为这个家门口的“助老小食堂”点赞,这也是社区干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不因事烦而畏难、不因事小而不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一张张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成为考察党员干部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的履职清单——目前,全市2958项办实事台账事项已全部完成,从市级重点推进的“七项惠民工程”、45项民生“大事”,到房屋漏雨、下水堵塞、道路塌陷、停车泊车等居民身边“小事”,97183件事关群众利益的难心事、烦心事得到全部解决。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立足眼前、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更加注重建制度、建机制,把各方面民生服务做得更有质量、更有品质,以更大力度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5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实现“空壳村”清零,强力推进“清化收”,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83.6%。持续转变作风、深化“放管服”改革,1315个政务服务办理时限、要件、方式达到全国最优标准,集成推动“办好一件事”改革;医保、社保、户籍、办税等128项服务高频事项优化提速,很多事项实现“秒批”;市本级和区县(市)“一网通办”14210项,网上可办率93.3%;不动产登记8次提速;“一把手”走流程、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审批等经验做法成为全国典型。
办实事、解难题,聚人心、促发展。2017年以来,市委以上率下,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聚焦群众反映最集中的事项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领域,把实事办到群众急需处、把温暖送到了群众心坎里,让党的旗帜牢牢占据基层主阵地。
新时代、新考卷,新机遇、新挑战。在新的征程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埋头苦干、实干笃行,在推动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中,谱写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