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180吨红小豆被“娃哈哈”一单吃下
木兰县大机械化生产将坡岗地变成“聚宝盆”
文章字数:1150
  ■本报记者 罗彦坤
  近年来,木兰县吉兴乡五棵树村在省供销社驻村工作队产业引领下,走上农业现代化之路,大机械化农业生产将坡岗地变成“聚宝盆”,优质小杂粮卖到全国、闯出国门。
  大机械化作业保丰收
  五棵树村曾是省级贫困村,5年前,黑龙江省供销社驻村工作队为该村带来了大机械化农业生产理念,引领全村387户村民走上了改造坡岗地发展小杂粮种植的产业路。
  前年,木兰县吉兴乡五棵树村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大批农户带地入社,杂粮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统一的机械化收储,统一的晾晒烘干,让五棵树村出产的杂粮形成了统一高品质,迅速打开市场,当年就有300吨“芽豆”远销韩国。
  去年,五棵树村与“娃哈哈”签订了种植合同,当年所产的180吨红小豆全都成了八宝粥原料。
  五棵树村党支部书记任玉峰介绍,本村耕地都是坡岗地形,黑土层薄,挖一锹就能看到沙子底,玉米长不到一人高,粮食产量始终上不去。自从施行大机械化作业,本村变劣势为优势,种植收益较过去翻番增长。如今村里共有24台套大机械,从春种到秋收全都是机械化,干完本村1万多亩地,这些“大骡子大马”还能到外面打工一个多月。
  “藏粮于技”抓牢农业芯片
  在产业引领下,五棵树村先后成立金色希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民泰农机合作社,播种、收粮、秸秆粉碎还田全都有标准操作规程,真正实现“藏粮于技”。
  除了红小豆,五棵树村还种植了绿豆、黑米、薏米、高粱等十几个杂粮品种,这些种子都是省农科院培育的优品,为了防止“基因漂移”,五棵树村的各种杂粮都是分区域种植,每个山坡都是不同的颜色。在种植技术方面,五棵树村与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每个种植季都聘请专家进村进行技术指导,牢牢抓住种子这个农业芯片,促进小杂粮生产不断提质增效。
  这几年,大家都认识到了科技种田“藏粮于技”的好处,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田间劳作不用全靠人力,解放了大量乡村劳动力,乡亲们还多出来不少务工挣钱机会。
  “五代”服务助力增产增收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在这方面,五棵树村是木兰县粮食产后“五代”服务样板儿村。
  每年从春种到卖粮形成环环相扣的服务链条。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粮食产后一体化服务让农民鼓了腰包,得了实惠。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进一步将粮食“产后”服务功能拓展到农资、农技、电商、金融等领域,真正成为农民的贴心人。
  五棵树村村民周东庆家的30亩红小豆都卖完了,在合作社“代销售”服务的助力下,每斤卖了6.5元,每亩地比去年增收了500多元。“多卖出这1.5万元,办啥年货都够了!”一说到秋粮销售,周东庆很提气。
  任玉峰表示,合作化种植、订单式生产是乡亲们的增收之路,今年这种生产模式还将延续,目前,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正在积极与国内食品生产大企业签订供货协议,借此让乡亲们的优质小杂粮敲开更宽广的致富门。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