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哈尔滨市改革创新奖提名奖案例
文章字数:5290
  打造信息化平台
  开启监督新模式
  市纪委监委机关
  市纪委监委创新应用科技化监督方式,打造哈尔滨市政府投资项目和财政资金监督平台,创新日常监督与智能化办案相结合的新型监督工作模式。
  由“阶段检查”向“常态扫描”转变,实现常态监督。监督平台永久存储数据信息、动态监控重点环节,使招投标信息有了专属“身份证”,全流程可追踪溯源,倒查问题可按图索骥,压缩了弄虚作假空间,形成了有力震慑。
  由“大海捞针”向“精确制导”转变,实现精准监督。监督平台可海量筛查数据信息,实时监督、精准锁定,深入比对、专业分析,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形成指向明确的问题线索,推动案件查办更加精准,线索查实率达90%。
  由“信息孤岛”向“数据共享”转变,实现协同监督。监督平台将多份数据样本聚合、共享,打通数据壁垒,让数据“活起来”,实现了“一网通”“一键查”。平台内网采集了低保、公积金、殡葬等16类基础信息,督促各部门实时录入、动态更新,集中管理、统一利用,织密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据监督网。
  由“人工操作”向“信息智能”转变,实现高效监督。监督平台实现了从“车轮跑”到“数据跑”、由“人在看”到“云在算”的转变,针对发现的问题,平台自动生成详细的疑似线索信息报告,通过案件监督管理部门按程序移送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处置问题速度快、质量高。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突出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积极完善规则,不断深化中小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有力维护了教育公平。
  在全省率先实施“四零承诺”,研发启用“哈尔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实现招生、报名、审核、录取一网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更加公平公开、便捷高效。“一区一策”推进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两个一致”“学位锁定制”“积分制入学”等招生政策改革,主城区热点公办学校新生人数平均降幅达20%,有效促进学位供需平衡,学生就近入学得到进一步保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现100%电脑随机录取,公办民办“同权、同责、同招、同管”,有效遏制“掐尖”招生、提前招生、违规争抢生源现象,热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降幅达85%,不理性择校热度断崖式降温,提前学习、超纲学习、跟风到校外培训机构学习现象明显减少,为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打下良好基础。
  市区民办高中限在9区招生,实行按计划、志愿和成绩统一录取,民办高中跨区域招生等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县中”教育健康发展。优化艺体基点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政策及流程,消除家长把艺体特长作为升学捷径的功利心理,为真正有艺体专长的学生提供公平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保证学校能招收到符合要求的艺体特长生,推动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坚持协同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
  市科技局
  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市科技局当好“店小二”,服务产业链,协调党政产研农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
  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区县(市)行”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产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把脉问诊,在双城区、通河县召开现场会,签订合作协议10个。其中,市农科院与黑龙江金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哈粳稻10号试验、示范和推广基地合作协议。
  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转化和应用。省农科院在巴彦县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推广钱玉568等大米查粥专用品种及栽培技术,1400多户农民平均增收1800元。省畜牧研究所在巴彦县黑山润康牧业有限公司就生猪饲养管理等开展技术服务,提升生产效率5%以上,降低养殖成本3%以上。
  打造补链强链延链的“香其酱模式”。助力黑龙江香其食品有限公司延伸产业链条,为其对接木兰县宝赢大豆专业合作社产学研种植基地,筛选黑龙江农科院大豆高产新品种,保证企业优质原料来源和合作社增产增收;推进种子企业收购宝赢合作社种子,进一步提高合作社收入;协调知识产权部门、在哈校所深入企业,就产品开发、专利申请、高企培育等开展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
  惠民利企
  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市人社局
  哈尔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围绕“产业要素集聚、人才服务聚焦、就业信息集成、创业创新引领、便捷服务升级”功能定位,搭建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服务平台,为我市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搭建平台、筑巢引凤。按照“一核三园,多点辐射”规划布局,服务产品涵盖全产业链各种业态。整合哈尔滨人社云、就业地图、人才导航等信息,为实现核心园与分园、辐射示范点互联互通、实现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企业和社会组织多元入驻、各要素有机融合一体化园区初具规模。
  集聚人才、促进就业。开展“春风行动”提供就业用工岗位34.7万个,“就业地图”访问量61.6万人次,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哈2517名。“双创社区”企业出孵81家、在孵36家,带动就业创业5300多人,创业培训3000多人。
  突出特色、扩大影响。今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上,4家入驻企业参加各项活动,“蓬勃发展的哈尔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黑龙江省发展成果展内容亮相大会,受到广泛关注。
  多规合一
  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新一轮规划编制中,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实现“多规合一”。
  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自然空间与发展空间,严控生态保护红线,科学保护利用重要林地、湿地、草地、水域,构筑“两屏三区多廊、三带多点”的生态格局。突出农业保障,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工程,打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开拓发展空间,通过外围增量空间精明增长、内部存量空间充分挖潜,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布局;通过功能升级、结构调整、品质提升等提高空间资源的效率和价值,促进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服务高品质生活,建设冬日暖廊,延伸夏日绿道,划定十五分钟生活圈,构建全龄友好的社区生活圈,努力创造和满足以人为核心的空间需求,提高生活空间品质。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哈尔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已初步完成,实现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指导约束和衔接协调,改变了过去规划类型过多、内容交叉重叠,部门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局面。
  扩面提标
  全面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市医保局
  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全市9区9县(市)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同等医疗保障待遇和医疗资源,市医保局实行基金管理市级统收统支,统一管理使用,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提高保障标准,9县(市)门诊、住院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提高至与市区一致,由最低78%提高至90%。提高个人账户划入比例平均1.5个百分点。原各统筹区实际缴费年限予以互认,整体提高了县(市)参保人待遇保障水平。减轻企业负担,县(市)由退休后继续缴费的“双基数”统一为退休后不缴费的“单基数”缴费模式,助力企业减负降费每月近1800万元。填补政策空白,允许原不可以参加职工医保的县(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将原没有特殊政策的公务员、医疗照顾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提高职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将各县(市)城镇职工远低于市区标准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与市区一致,最多由16万元提高至50万元。实现市域内就医直接结算,县(市)参保人到市区就医不需要再办理转诊手续,在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持卡“一站式”直接结算,经办业务全市“一窗式”通办。
  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实行,增强了基金共济和抗风险能力,消除了市域内政策差异,提升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填补了东北三省省会城市至今没有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空白。
  用心创新帮扶工作
  用情关爱失独家庭
  市计生协
  市计生协直面失独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探索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协会实施、社会参与、多元关怀”帮扶机制,在我市首创冰城“暖心家园”。
  健立帮扶新机制。建立健全“精神慰藉、走访慰问、志愿服务、保险保障”扶助关怀机制,动员全市计生协工作者、会员和志愿者与失独家庭建立“一帮一”结对。开拓帮扶新渠道。协调财政每年为全市失独家庭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联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哈药集团、狮子联会、太平洋人寿、中国照相馆等爱心企业为失独家庭捐赠物资价值300万余元。营造帮扶新环境。开通24小时求助热线,举办“线上、线下”春晚,帮助失独人员找到归属感;利用市计生协微信公众号刊发失独家庭相关信息百余条,被中央、省市媒体转载刊发,提高了社会关注度。开拓帮扶新模式。为失独家庭提供集中、固定活动场所,首家“暖心家园”行大公益服务发展中心揭牌,按照“六有”标准建设打造公益课堂、暖心工作坊、党员活动室、营养配餐室等区域,开展摄影展、读书会、美食沙龙、“读你”课堂、集体生日会、主题党课等活动,成为失独家庭安放身心、愉快生活的第二个“家”。
  目前,全市已建立9个暖心家园,其中有3家中国计生协国家级项目点,6家市级社区工作站,全年服务失独家庭百余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失独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帮扶群众的高度认可。
  集成通关
  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加强政企合作,推动银企联合,打造集贸易、物流、报关、退税、仓储、保险、金融等多功能的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龙链通”,为外贸企业提供集成通关服务。
  打通融资链。通过平台与银行进行数据对接,为外贸融资企业背书。企业可以在线订单融资和24小时快速放款,打破企业与金融机构壁垒“最后一公里”。目前,已为企业发放金融贷款5000万元。打通物流链。通过开展陆铁联运、空铁联运、铁陆空联运多式联运服务,建立跨境可视化物流监控平台,实现国内公路、国际船运、国内铁路以及“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铁路运踪数据100%覆盖。2020年推行“一票到底”多式联运提单,已联通8条中蒙俄国际通道、38条跨境运营线路、19个海外仓及境外合作场站。打通信息链。通过引进龙链通,开发了龙江冷链网,实现冷链相关企业线上交易、融资、交流,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打通科技链。通过系统化、数据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保障跨境物贸的在线协同全流程服务,为外贸企业提高工作效率60%以上,帮助企业节约15%—20%物流运输成本。
  外贸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了普惠金融有效落地,促进了跨境物贸企业上下游强强联合,高效协同,片区跨境物贸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委托进出口贸易额实现42735万美元,代理报关进出口额实现15228万美元。
  创新运营管理
  建设新经济产业园
  道里区委
  道里区为破解新经济企业发展“制度供给不足、市场拓展不畅、顶尖人才缺乏沟通平台、融资难度较大”等痛点,2018年开始建设运营哈尔滨新经济产业园,以“化零为整”“政企合作”“化繁为简”的“启智模式”打造新经济产业发展平台,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化零为整”调优新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引进大数据领军企业国信优易、对俄跨境供应链领军企业俄速通、跨境平台服务商领军企业航天丝路供应链、我省最大的农村电商易淘科技、深圳独角兽企业乐聚机器人等140家国内新经济龙头企业,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带、集带成面,带动相关联骨干企业近500家。
  “政企合作”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模式创新破解新经济企业痛点。构建“部门+公司”的招商格局,明确划分政府职能与公司职能,以市场化手段推进园区产业招商、资本运营和项目建设工作,与中科院、哈工大、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机构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司法大数据实验室、中俄友好医院等项目。
  “化繁为简”营造企业经营新环境,让园区企业安心、放心、舒心。以“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畅通的金融服务渠道”+“全周期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形成资源、资本、资产联动,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减轻企业顾虑,促进激发新发展活力。
  创新举措 担当作为
  打造棚改征收“道外样本”
  道外区委
  道外区创新举措、迅速行动,举全区之力推进东棵街棚户区改造,整治恶劣环境、满足群众期待,打造出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的全市棚改征收工作“道外样本”。
  创新设立搬迁流程图和百姓明白榜。居民一看就知道怎么办、到哪办、找谁办,一算就知道得多少补偿款或多大安置房。创新设置搬迁居民自治委员会。委员会由办事公道、有威望老党员、老干部和老教师组成,代表群众监督政府征收,维护群众权益,引导群众支持棚改,有序搬迁。创新构建网上核查“一次性办结”机制。从区民政、残联、司法和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干部,现场利用网络核查,使原来到多个部门两三天才能办完的事变为一两分钟办结。创新建立“视频会诊”机制。对部分结构复杂、判断认定较难的无照房屋,指挥部组织集体观看现场视频,科学研究决策,确保征收补偿更加严谨规范。创新推出“爱心定制”服务。党员服务队为孤老残困家庭提供陪办、代办手续、义务搬家等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促进了快速搬迁。
  道外区分别用20天、35天完成东棵北、东棵南征拆任务,节约资金8.68亿元,实现了时间和成本“双节省”目标,东棵街棚户区改造工作得到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棚改征收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