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粮田”变“良田” 绘就好“丰”景
哈市现代化高标准农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文章字数:1338
  风景如画的高标准农田。(本报资料片)
  “探寻‘十八连丰’背后的冰城密码”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郝欣/文 韩伟/摄
  农田集中连片,道路沟渠平整通畅,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广泛应用,大机械能撒欢儿尽情地施展……对于哈市许多种粮户来说,春种秋收有着越来越多不一样的体验。
  为了端牢“中国饭碗”,近年来,哈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工程,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良好的农田。
  连年丰收的背后,“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零为整,藏粮于地
  宽阔的“村村通”路网四通八达,成片平整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阡陌道路、硬化沟渠纵横交错……
  金秋时节,走进方正县大罗密镇红光村,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这一切,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支“三农画笔”。
  2020年,方正县启动了4.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红光村的耕地尽在建设范围之内。
  “整治之前,路不通、渠不连,种地收粮极其不便。一到用水高峰期,乡里乡亲的还常因抢水引发矛盾。”回忆曾经的经历,红光村党支部书记一脸无奈。
  乡村改变源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当地对全村农田进行升级改造,破解田块零散、产业单一等难题,使项目内土地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经营。
  “现在田间生产有路也有渠了,平日里,村民骑个电瓶车就能到田间地头,灌溉也顺畅了,大家再也没有因为抢水争得面红耳赤。”乡亲念叨的,全是高标准农田的好。
  如今,红光村农田大变样:“插花田”变成了开阔平整的“一块田”;稻田四周没了泥泞的田埂,取而代之的是硬化水渠;春种秋收,田里少见忙碌的身影,却能看到大型农机、无人机来回穿梭作业……“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希望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现代农田景观。
  提水母亲河,灌溉万顷田
  一块块农田平坦整齐,一条条沟渠纵横交错,一股股清流进村入地……在巴彦县君阳瑞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利民心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单单引来了灌溉用水,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2018年,巴彦县拉开了打造30万亩沿江灌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序幕,全力建设沿江优质水稻示范区,成为全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提水灌溉,打造高标准农田,改变了偏重旱地种植的格局,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灌区可使沿江的富江乡、松花江乡、巴彦港镇新增水田13.26万亩,使水稻亩产由900斤增加到1200斤。同时,发展米业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可增加产值10亿元以上。”巴彦县水务局总工程师张伟东介绍,依靠高标准农田建设,巴彦县有效改善了灌区沿线生态环境,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建设更多“良田”,端牢“中国饭碗”
  “2021年,哈市将新建高标准农田70万亩。”这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定下的目标。同时,记者在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哈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用现代方式改造农业。下一步,哈市将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不单单是改田、修路、挖渠,还将通过智能化、物联网布局,建设出更多的现代化“良田”,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哈尔滨贡献。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