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文章字数:2435
8月7日,在山东青岛胶州湾,集装箱货轮在航道上行驶。 新华社发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记者梳理关键数据解析中国经济走势。
GDP回落,怎么看?
数据显示,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经济增速逐季放缓,怎么看?
业内人士指出,受基数影响,我国全年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
“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付凌晖指出,前三季度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投资增速“前高后低”,后势如何?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7.3%,两年平均增速回落至3.8%。值得注意的是,同期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31.4%,快于全部投资增长,补短板成效明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说,投资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拉动技术需求和推动结构变化不可或缺的经济因素,投资数据增减变化表明,当前关键要抓住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契机,在经济回报率高和未来有前途的领域增加投资,为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吕文斌日前表示,投资仍然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下一步将从聚焦重点领域、加强资金保障、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着手稳投资。
外贸连续5个季度正增长,后劲足吗?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2.7%,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也要看到,当前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因素并不少。海运费用高企、集装箱“一箱难求”、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疫情起伏不定等压力仍然较大。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外贸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新业态新模式动能强劲,外贸量稳质升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考虑到2020年外贸高基数的影响,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我国外贸总体向好趋势不会改变,全年仍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大宗商品涨价加剧上下游物价“剪刀差”,企业如何解压?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大幅上涨6.7%。从9月看,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而PPI同比上涨10.7%,涨幅再创新高。CPI与PPI“剪刀差”继续扩大。
一个关系居民生活成本,一个关系企业生产成本,这表明消费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但中下游企业发展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等助推PPI上涨,但这是阶段性的,PPI有望于今年底明年初达峰后逐月回落。建议企业做好用能、用工、库存以及投资计划,确保今年底明年初生产经营有序衔接。
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95%,稳就业动力何来?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低于全年5.5%左右的预期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303万人,同比增长2%,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
付凌晖表示,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显效,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得到改善,带动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三季度,青年人失业率总体回落。平台经济、灵活就业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带动新就业岗位增加。今年以来,直播带货、网络购物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增加。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看来,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行业正处于调整阶段,部分地区存在缺工现象。下一阶段应继续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效衔接。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增收能否持续?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实际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实际增长11.2%。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高出2个多百分点,说明城乡收入水平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经济持续恢复,企业效益改善,就业总体稳定,带动居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等相关部署的深入推进,将给居民增收带来更大可能。
能源供应偏紧,对经济影响可控吗?
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拉闸限电反映出能源供应偏紧。但9月份数据显示,我国发电6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加快4.7个百分点。此外,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中,除原煤生产略有下降外,油、气、电均保持增长。
“从9月份情况看,电力生产增速有所加快。总的看,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可控。”付凌晖说,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能源供应作出了进一步部署,随着相关措施逐步落地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也会降低。
楼市持续降温,房地产市场如何稳?
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4.6%,比前8个月回落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7.2%,比前8个月回落0.5个百分点。7、8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整体趋于回落。
“前三季度,房地产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8%,比上半年回落了1.3个百分点,总的看对经济增速影响有限。”付凌晖说,今年以来,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房地产投资、销售和房价逐步趋于稳定。
付凌晖表示,下一阶段,随着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住房制度不断完善,市场主体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记者梳理关键数据解析中国经济走势。
GDP回落,怎么看?
数据显示,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经济增速逐季放缓,怎么看?
业内人士指出,受基数影响,我国全年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
“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付凌晖指出,前三季度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投资增速“前高后低”,后势如何?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7.3%,两年平均增速回落至3.8%。值得注意的是,同期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31.4%,快于全部投资增长,补短板成效明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说,投资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拉动技术需求和推动结构变化不可或缺的经济因素,投资数据增减变化表明,当前关键要抓住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契机,在经济回报率高和未来有前途的领域增加投资,为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吕文斌日前表示,投资仍然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下一步将从聚焦重点领域、加强资金保障、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着手稳投资。
外贸连续5个季度正增长,后劲足吗?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2.7%,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也要看到,当前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因素并不少。海运费用高企、集装箱“一箱难求”、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疫情起伏不定等压力仍然较大。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外贸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新业态新模式动能强劲,外贸量稳质升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考虑到2020年外贸高基数的影响,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我国外贸总体向好趋势不会改变,全年仍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大宗商品涨价加剧上下游物价“剪刀差”,企业如何解压?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大幅上涨6.7%。从9月看,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而PPI同比上涨10.7%,涨幅再创新高。CPI与PPI“剪刀差”继续扩大。
一个关系居民生活成本,一个关系企业生产成本,这表明消费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但中下游企业发展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等助推PPI上涨,但这是阶段性的,PPI有望于今年底明年初达峰后逐月回落。建议企业做好用能、用工、库存以及投资计划,确保今年底明年初生产经营有序衔接。
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95%,稳就业动力何来?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低于全年5.5%左右的预期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303万人,同比增长2%,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
付凌晖表示,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显效,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得到改善,带动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三季度,青年人失业率总体回落。平台经济、灵活就业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带动新就业岗位增加。今年以来,直播带货、网络购物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增加。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看来,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行业正处于调整阶段,部分地区存在缺工现象。下一阶段应继续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效衔接。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增收能否持续?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实际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实际增长11.2%。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高出2个多百分点,说明城乡收入水平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经济持续恢复,企业效益改善,就业总体稳定,带动居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等相关部署的深入推进,将给居民增收带来更大可能。
能源供应偏紧,对经济影响可控吗?
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拉闸限电反映出能源供应偏紧。但9月份数据显示,我国发电6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加快4.7个百分点。此外,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中,除原煤生产略有下降外,油、气、电均保持增长。
“从9月份情况看,电力生产增速有所加快。总的看,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可控。”付凌晖说,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能源供应作出了进一步部署,随着相关措施逐步落地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也会降低。
楼市持续降温,房地产市场如何稳?
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4.6%,比前8个月回落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7.2%,比前8个月回落0.5个百分点。7、8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整体趋于回落。
“前三季度,房地产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8%,比上半年回落了1.3个百分点,总的看对经济增速影响有限。”付凌晖说,今年以来,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房地产投资、销售和房价逐步趋于稳定。
付凌晖表示,下一阶段,随着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住房制度不断完善,市场主体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