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富硒稻米丰收时 喜看沃野千重浪
科学种植擦亮品牌,方正富硒大米成为富民产业
文章字数:674
  方正富硒水稻进入收获季。
  ■杨洪亮 李新春 本报记者 郝欣
  秋风起,稻谷黄。方正县宝兴乡的万亩富硒水稻种植基地里,稻农正趁着天气晴好收割稻谷。收割机穿梭在田间,收割、脱粒、粉碎秸秆一气呵成,十几分钟就将一亩地里的水稻收割完毕。
  从“富硒”到“富民”,从稻农认知破圈到政府高位推动,方正县全力擦亮“中国富硒稻米之乡”这块金字招牌。这片“硒旺”的田野上,正在上演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振兴好戏。
  认知破圈
  “80后”农民成了“领头雁”
  金灿灿的稻穗在阳光下随风摆动,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作业。宝兴乡新安村的农户田洪伟和乡亲们跟在收割机后,把一袋袋稻谷运回粮仓。
  “今年,富硒水稻收购价格高,每斤比普通稻能多卖一角钱!”田洪伟在心里算了一笔经济账,他家种的都是富硒水稻,预计今年可增收3万余元。
  这位“80后”农民依靠水稻“富硒”,不仅让自家稻米卖出好价钱,还带动村里的乡亲和他一起抱团儿种富硒稻。
  从门外汉到“领头雁”,田洪伟经历过认知破圈带来的“阵痛”。
  “当初,从爹妈手里接过土地的时候,不懂得选品种,更不懂啥叫科技兴农。忙活了一年,没赚多少钱。”田洪伟说。
  机缘巧合,田洪伟结识了“师父”丁佩强。老丁是十里八乡家喻户晓的“水稻专家”,也是最早种富硒水稻的农民。在丁佩强的带领下,田洪伟开始种植富硒水稻“龙稻18”,当年就获得了好收益。尝到甜头的田洪伟第二年又多流转了200多亩地,带领村里23户村民一起种富硒水稻,共同增收致富。
  “作为‘新农人’,咱跟老把式拼的就是视野和认知,说白了就是‘市场感’。”田洪伟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高,不研究市场,就等于盲目赌运气。(下转第三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