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5G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文章字数:1871
8月31日, 在2021世界5G大会展览现场,媒体从业人员体验5G+车联网VR虚拟驾驶。新华社发
8月31日,2021世界5G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全球首个5G领域的国际性盛会,大会吸引了全球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占全球5G基站的70%以上,全国5G应用案例过万,“5G+医疗健康”“5G+工业互联网”等发展新模式层出不穷,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5G应用,看看5G究竟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上车即入院”:
5G让急救争分夺秒
重症创伤、心梗、脑卒中等发生以后,前4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4到6分钟以内如果医生不采取正确的处置,将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超过8分钟,救治的成功率将降到5%……面对这些突发性重症,早一分钟抢救对于患者而言可能就是不同的结局。
“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分为三个环节:急救调度、车上抢救、院内抢救,但如何尽快了解病人情况、如何急救处置、如何与院内抢救无缝对接等,这三个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陈海鸣说,而5G急救车的应用改变了这种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
陈海鸣介绍,患者进入5G急救车后,随车医生通过手环可以快速识别患者身份,获取既往信息和健康档案,通过监测仪将车载的数据实时传输到院内指挥中心的专家团队,AI语音笔可以全程录制语音病历、AI眼镜可以让随车医生和专家团队实时沟通,通过5G+4K将车内的情况直接传输到指挥中心大屏。“相当于将一个专业团队的救治能力前移到救治现场,做到‘车院零距离’。”
随着5G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上车即入院”这一急救目标将不再遥远。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今年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强调智慧急救,实现“上车即入院”的目标,即患者一旦上了救护车,救护车就将通过5G系统,把病人的情况,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等实时状况与医院急诊室瞬间连接。
“5G+工业互联网”:
让数字赋能智造
说起钢铁行业,人们很难避免“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但通过“5G+工业互联网”,钢铁行业也能打造出“新四化”。
“行车是贯穿钢铁生产全流程的重要生产起重设备,我们在玉溪新兴钢铁实现的第一个应用场景就是5G无人行车。”中国电信玉溪分公司总经理孙荣清说,通过5G网络解耦特性,把行车改造内容细分,将改造行车的成本从每台200万元降至7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的8台行车远程可看、可控、可管,生产效率提升62.5%,仅行车改造节约成本近千万元,每年节约人工成本320万元。
“5G无人行车只是‘5G+工业互联网’中很小的一个案例。”孙荣清说,对于钢铁行业而言,通过5G网络的解耦和重构,将钢铁厂与现有网络充分融合,使得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连接成为现实,以行业大数据支撑业务重构,支持钢铁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生产无人化、作业远程化、安全智能化、管理可视化的智慧钢铁“新四化”。
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副司长邱钢说,5G赋能各个行业的产业升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提升了我国乃至全球产业数字化的水平。同时,5G应用本身也是研发和创新,需要大家共同坚持,沉下心来深入到每个细节,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推动5G加速落地到千行百业当中。
“5G+”让乡村振兴提速
田间地头出现了智慧农业的“稻鱼共生驾驶舱”、山区孩子通过VR技术“走进”名校课堂、5G乡村健康小屋让村民在村里与大医院的医生“面对面”……这些场景都已经出现在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
“莪山畲族乡耕地较为稀少,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的‘稻鱼共生’在当地较为普遍,通过‘5G+’,我们将这种需要丰富经验的种养殖方式变成了定标定量的科技农业种植方式。”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政企客户部项目主管王亦凡说。
农田中大量的5G传感器可以对水的含氮量、含氧量等一系列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数据的回传、控制和管理可以精确到分钟级;稻田中的5G高清摄像头对于水的色泽变化、鱼的大小体格,甚至鱼鳞的色泽变化进行全面监控;场景和数据通过大屏实时回传到稻田边上的主控室……这样通过边缘计算实现的定标定量智慧农业在畲族乡已经成为现实。
不仅在产业领域,“5G+智慧医疗”让当地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开展常态体检、数据采集、健康预判、远程问诊等;“5G+VR云课堂”为当地实现了乡村教学资源整体提优;乡创间、直播间向全世界展示着当地的绿水青山……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说,目前我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95%以上的县区和35%的乡镇,全国5G应用案例超过1万个,覆盖了钢铁、电力、矿山等22个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有关领域,形成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成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据新华社电)
8月31日,2021世界5G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全球首个5G领域的国际性盛会,大会吸引了全球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占全球5G基站的70%以上,全国5G应用案例过万,“5G+医疗健康”“5G+工业互联网”等发展新模式层出不穷,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5G应用,看看5G究竟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上车即入院”:
5G让急救争分夺秒
重症创伤、心梗、脑卒中等发生以后,前4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4到6分钟以内如果医生不采取正确的处置,将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超过8分钟,救治的成功率将降到5%……面对这些突发性重症,早一分钟抢救对于患者而言可能就是不同的结局。
“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分为三个环节:急救调度、车上抢救、院内抢救,但如何尽快了解病人情况、如何急救处置、如何与院内抢救无缝对接等,这三个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陈海鸣说,而5G急救车的应用改变了这种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
陈海鸣介绍,患者进入5G急救车后,随车医生通过手环可以快速识别患者身份,获取既往信息和健康档案,通过监测仪将车载的数据实时传输到院内指挥中心的专家团队,AI语音笔可以全程录制语音病历、AI眼镜可以让随车医生和专家团队实时沟通,通过5G+4K将车内的情况直接传输到指挥中心大屏。“相当于将一个专业团队的救治能力前移到救治现场,做到‘车院零距离’。”
随着5G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上车即入院”这一急救目标将不再遥远。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今年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强调智慧急救,实现“上车即入院”的目标,即患者一旦上了救护车,救护车就将通过5G系统,把病人的情况,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等实时状况与医院急诊室瞬间连接。
“5G+工业互联网”:
让数字赋能智造
说起钢铁行业,人们很难避免“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但通过“5G+工业互联网”,钢铁行业也能打造出“新四化”。
“行车是贯穿钢铁生产全流程的重要生产起重设备,我们在玉溪新兴钢铁实现的第一个应用场景就是5G无人行车。”中国电信玉溪分公司总经理孙荣清说,通过5G网络解耦特性,把行车改造内容细分,将改造行车的成本从每台200万元降至7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的8台行车远程可看、可控、可管,生产效率提升62.5%,仅行车改造节约成本近千万元,每年节约人工成本320万元。
“5G无人行车只是‘5G+工业互联网’中很小的一个案例。”孙荣清说,对于钢铁行业而言,通过5G网络的解耦和重构,将钢铁厂与现有网络充分融合,使得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连接成为现实,以行业大数据支撑业务重构,支持钢铁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生产无人化、作业远程化、安全智能化、管理可视化的智慧钢铁“新四化”。
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副司长邱钢说,5G赋能各个行业的产业升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提升了我国乃至全球产业数字化的水平。同时,5G应用本身也是研发和创新,需要大家共同坚持,沉下心来深入到每个细节,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推动5G加速落地到千行百业当中。
“5G+”让乡村振兴提速
田间地头出现了智慧农业的“稻鱼共生驾驶舱”、山区孩子通过VR技术“走进”名校课堂、5G乡村健康小屋让村民在村里与大医院的医生“面对面”……这些场景都已经出现在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
“莪山畲族乡耕地较为稀少,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的‘稻鱼共生’在当地较为普遍,通过‘5G+’,我们将这种需要丰富经验的种养殖方式变成了定标定量的科技农业种植方式。”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政企客户部项目主管王亦凡说。
农田中大量的5G传感器可以对水的含氮量、含氧量等一系列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数据的回传、控制和管理可以精确到分钟级;稻田中的5G高清摄像头对于水的色泽变化、鱼的大小体格,甚至鱼鳞的色泽变化进行全面监控;场景和数据通过大屏实时回传到稻田边上的主控室……这样通过边缘计算实现的定标定量智慧农业在畲族乡已经成为现实。
不仅在产业领域,“5G+智慧医疗”让当地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开展常态体检、数据采集、健康预判、远程问诊等;“5G+VR云课堂”为当地实现了乡村教学资源整体提优;乡创间、直播间向全世界展示着当地的绿水青山……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说,目前我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95%以上的县区和35%的乡镇,全国5G应用案例超过1万个,覆盖了钢铁、电力、矿山等22个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有关领域,形成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成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