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曾经只是公园广场的小众运动,如今已有4处专业室外滑板场地;过去屡遭白眼的滑板少年建起会员超千人的滑板俱乐部——
哈尔滨“滑板圈儿”的那些事儿
文章字数:3378
  上世纪90年代,哈尔滨滑手参加全国比赛。

  ▲张道恒(左四)与影星黄渤合影。   职业滑手时期的张道恒。


  张道恒展示滑板技巧。
  张道恒和伙伴们研究滑板款式。
  ■本报记者 张堃雷/文 韩伟/摄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上,滑板作为正式比赛项目,第一次登上奥运殿堂。
  从街头的小众运动,到如今走上奥运舞台,滑板这项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体育项目终于走出市井,被大众所接受。而在哈尔滨,也有一群酷爱这项运动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推动着滑板在冰城的一路前行。
  A
  辉煌历史:
  国内滑板“引领者”
  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南三道街72号小院内的一个小屋里,伴着室外不时传来的快板和戏曲唱腔,一群穿着嘻哈、习惯于踩着滑板行走的少年正在忙碌。小屋名叫from滑板店,墙上挂满了从四五百元到千余元价格不等的滑板,与整条街区的“调性”有些格格不入。
  “健身场所重新开放,我们在和学生家长沟通复课的事。”说话的小伙名叫张道恒,在一群嘻哈少年中,1987年出生的他在穿着打扮上似乎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做过一年多职业滑手,当过黄渤、范丞丞的滑板老师,如今的张道恒选择扎根家乡哈尔滨,为这里的滑板事业助力。“上世纪90年代滑板刚在我国兴起那会儿,哈尔滨很多滑手都是各单项的第一。后来人才断档,虽然现在有一些黑龙江省队的选手在全国比赛中成绩不错,但跟之前的辉煌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帮助哈尔滨滑板“复兴”,是张道恒给自己从事工作赋予的定义。
  1990年,随着一部以滑板为主题的美国电影《危险之至》在中国走红,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滑板热”。在哈尔滨,以贲喜格、刘大力为代表的一批滑手开始了白手起家的摸索。没有滑板,他们就用旱冰鞋做,直到后来才有条件用上专业滑板。哈尔滨的地标——防洪纪念塔广场成了他们的聚集地,在这里,以这群滑手为班底组建的“野猫队”,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支滑板队。在全国比赛里,贲喜格、金圣逊等滑手在很多单项上都夺得过冠军。称那时的哈尔滨滑板圈是中国滑板的“引领者”,一点都不为过。
  B
  屡遭白眼:不被接受的“小众文化”
  圈里打得火热,圈外却屡屡遭受冷眼。在上世纪90年代,滑板玩家被警方和保安驱逐成了家常便饭。就算到了2005年前后,这个相对小众项目的处境也没有得到太大改善。这一点,张道恒感同身受。
  不良少年、小混混、不务正业……甚至更难听的词语,张道恒都从别人口中听到过。彼时,从事滑板几乎就与“叛逆少年”画上了等号,在刚刚接触滑板几年的张道恒的家人心中亦是如此。作为一项高危的极限运动,滑板滑手们几乎每个人都浑身上下一身伤病。为了练滑板,张道恒摔断过肋骨,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还因家长控制他的“经济命脉”而靠卖饮料瓶买滑板,可这一切都没断了张道恒从事滑板的念想。2006年的一天,张道恒的妈妈在报摊上看到了关于儿子从事滑板运动的报道,她兴奋地买下了所有的报纸,发给了家人和朋友。从那时起,张道恒的家人们才理解,其实滑板跟其他体育运动一样,在外人看来的放荡不羁背后,其实是滑手们对于突破自我的不懈追求。
  然而,不走寻常路的代价却是与整个社会所谓的“主流思想”对抗。无论是公园广场还是松花江边,但凡活动超过3分钟,保安都会二话不说,用刺耳的话语直接开怼。有时情绪过于激动,双方发生推搡的情况偶有发生,也时而有嘴角、鼻子见血的场景出现。
  练习滑板,既要与高危运动所带来的伤病斗争,又要和一些人不愿摘掉的“有色眼镜”对抗,很多滑手因此身心俱疲。“迷茫,没有未来”,想把爱好当成事业的张道恒第一次对自己钟爱的运动产生了怀疑,身边的伙伴们亦然……
  好在,一切的不美好现如今正在散去,滑板项目在哈尔滨的未来日渐明朗。
  C
  梦想成真:专业场地、超2000人的群体
  8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张道恒的学生们领着一群孩子在学府凯德商场内的鱼塘滑板潮街踩着滑板,自由地在场地内穿行。“这是我刚练滑板时梦想中的情境,现在竟然变成了现实。”张道恒把这一切变化归功于正成为家长人群主力军的“80后”们。“我们都是‘80后’,爱玩是这一代人的天性。”
  对于滑板这项追求刺激、挑战极限的运动,相比于思想相对保守的前辈们,“80后”对它的包容度相对较高,这也促成了更多的滑板少年可以更随性地走上滑板场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王女士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让10岁的儿子巩子康性格更闯荡一些,她做主为儿子选择了练习滑板项目。“希望他能培养出敢于挑战自己的勇气,而且在我看来,滑板是一项很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对于滑板,像我们这些稍年轻些的家长不会有太多偏见。”王女士说。
  张道恒介绍说,目前from滑板俱乐部的会员超过1000人,加上散落在各个公园、街道的滑板项目爱好者,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的滑板人口保守估计在2000人以上,专业的室外滑板场地目前在哈尔滨有4处。“随着滑板项目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官方对于滑板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渐提升。作为从事滑板近20年的‘老人儿’,我们真的很高兴能有这样的变化。”张道恒说,人们心中对于滑板项目的不认可正在消失,这也让滑板从业者们真正看到了发展这一项目的希望和曙光。
  D
  互不相容:
  “工具人”“边缘人”的分化
  “看,我那时可是长头发。”展示10年前照片里的自己,张道恒不免感慨着物是人非。2010年,他作为职业滑手只身前往上海,开启了“沪漂生活”。2011年,由于种种原因,张道恒放弃了职业滑手的身份返回哈尔滨,成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直到2016年,眼看着兄弟经营的滑板店濒临倒闭,对于滑板始终没有完全放弃的他才重回滑板圈,打算大展拳脚。
  如今,原本轻狂的少年褪去了青涩,开始更关注这个项目在哈尔滨乃至全国更长远的发展。“我现在的身份更像是滑手们的经纪人,帮助他们联系日常的工作、寻找更高的平台,与人沟通的方式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我行我素。”张道恒说,现在的自己打扮更休闲,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有了转变,比如说,对于来自滑板专业队员们的态度。
  2016年8月,国际奥委会全会表决通过滑板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然而这条在很多人看来对于滑板发展利好的消息,起初不但没有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反而使国内的滑板圈分化成了两大阵营——职业滑手派和专业运动队派。
  在职业滑手派看来,专业队的运动员们是一群只会高难度动作、不懂滑板核心价值的“工具人”;在专业运动队派眼里,自己才是代表队伍参加全运会和奥运会的主力,职业滑手是一群过分追求自我、不服管教的“边缘人”。而从收入来源看,职业滑手们主要依靠品牌赞助、比赛奖金,年薪动辄百万元以上;而专业队的运动员们则是依靠专业队的工资为主要收入,无法与职业滑手相提并论。两方的矛盾让滑板在中国的发展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直到在国际赛场上,大家看到了中国滑板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两大阵营才意识到,要想让中国滑板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滑板人必须一同努力才有出路。于是,昔日暗流涌动的滑板江湖,如今已变得波澜不惊。
  E
  重塑辉煌:
  挖掘冰城“希望之星”
  “我希望能在哈尔滨练滑板的孩子们里找到‘希望之星’,输送到省队,代表咱们家乡参加全运会甚至奥运会,起码得证明一下,咱哈尔滨的滑板曾经辉煌过,也有机会重塑辉煌。”对于自己现在所从事的项目,张道恒有着这样的愿望。
  2017年,中国首支滑板项目国家集训队在哈尔滨成立。虽然近年来遭遇了人才流失等多方面问题,但队伍中的3位队员在近年来可谓进步神速,从最开始的全国比赛10名开外,到如今稳定保持在男子前八名、女子前四名的水平,队员们的表现引起了全国滑板圈的震惊,黑龙江队员已成为中国滑板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现在哈尔滨的滑板圈,职业滑手派和专业运动队派的所谓矛盾已烟消云散,两拨人马虽重点不同,但始终相互扶持,推动着彼此的发展。“哈尔滨有着很深厚的滑板运动土壤,现在又有这么多喜欢滑板的孩子正在接受专业的训练,加上王一博、范丞丞等流量明星的推动,我坚信滑板在哈尔滨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在张道恒看来,无论最终是谁代表哈尔滨站上全国乃至世界比赛的最高峰,都是冰城滑板圈的荣光。“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一直都是滑板这项运动的核心价值,从未改变。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滑板人,都会在不断突破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中华巴洛克、中央大街、松花江畔……在哈尔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滑板这项新兴的极限运动出现在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正和这座城市运动、时尚、活力的文化内核不断碰撞、摩擦、融合。历史与现代、古朴与活力,滑板与这座城市原本看似格格不入的违和感已不复存在,滑板弄潮儿们的热血表演,如今也逐步演变成为这座城市一道全新而别样的风景。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