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增强生态意识,依靠新技术、新策略助力——
科技赋能黑土地促稳产增收
本报记者 郝欣文/摄
文章字数:1294
  直升机在稻田上空实施喷洒作业。
  太阳能杀虫灯。
  又一年的收获季近在眼前。当前是冰城大田农作物田间管理的重要阶段,稳产增收离不开科技相助。
  哈市各区、县(市)正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为黑土地“科技赋能”,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农户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控,吹响田间管理“冲刺号角”,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以蜂治虫
  手段越来越科学
  8月18日,在宾县金玉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玉米地里,10余台无人机正在抛撒叶面肥。“这是夏季农田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的就是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合作社负责人孙合龙说,合作社今年共种植3000余亩玉米,目前长势特别好,丰收在望。
  在玉米地里,记者看到玉米叶子上夹着一个白色的小塑料盒,细打听后得知,这是赤眼蜂的“家”。向玉米地投放赤眼蜂,是用生物手段防治玉米螟,这也是田间生产管理的妙招。合作社的农户们告诉记者,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可以将玉米螟消灭在卵期,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绿色防控
  “新农人”乐用新技术
  “这杀虫灯真管用,晚上一亮起来,各种害虫‘飞蛾扑火’,都跑不了……”8月20日,在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聊起稻田里新增的灭虫灯,社员们赞不绝口。
  “打药除虫那是过去,我们合作社主打的是有机、绿色稻谷,所以我们选择‘绿色防控’,让香飘八方的延寿香米注入更多‘科技味道’。”合作社理事长姚宏亮介绍,今年合作社在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新购置了一批最新款太阳能灭虫灯。太阳能灭虫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用电来源,“白天将太阳能贮存起来,晚上供杀虫灯具工作。”灭虫灯具是利用特定波长紫外光,针对昆虫趋光、趋波、趋色、趋性等原理,引诱害虫扑向灯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击杀网杀死害虫。灯具还有专用的接虫袋,能有效灭杀害虫。
  “现在种地越来越省心,过去一季水稻,要打几次农药消除病虫害,现在只需要每50亩安装一个太阳能灭虫灯就能起到驱虫灭虫的效果,确保生产出的大米‘绿色、有机’经得起检测。”姚宏亮深有感触地说,“新农人”们更知道新技术对兴农、助农、为农有多大的支撑能力。
  寻最优解
  助力黑土地创丰收
  一架科技改装后的植保直升机破空而来,在方正县松南乡的稻田上空实施喷洒作业,种植户们边围观边感叹:“种好黑土地,还得靠科技。”
  今年,方正县农技推广中心为预防水稻稻瘟病实施的航化作业,扇动科技翅膀,助力水稻丰收。作业现场,直升机低空飞过,一道道雾状药剂像毛毛细雨般洒落在水稻叶面上。10多分钟后,直升机飞回“补充弹药”,工作人员将事先兑好的药剂用管线加入到直升机上药箱内,加满后直升机迅速飞走。
  记者从各区、县(市)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当地正在发挥科技优势,加强田间管理“最优解”。农业技术部门到田间地头指导乡亲,并在关键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及时组织开展深入生产一线,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长势、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为抓好农情报送,各区、县(市)制定了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农业管理部门及时与气象等部门沟通,做好预警发布,引导广大农民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极端天气预报同时,各区、县(市)及时总结宣传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充分调动重农抓粮、科技人员助农兴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