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小菜园创造大效益 农家院盛开“致富花”
通河县长兴村采取“企业+农户”方式发展庭院经济
文章字数:1017
  农家院小菜园里盛开的玫瑰。
  ▲新采摘下来的玫瑰花。   技术人员查看农家院鲜花长势。

  本报记者 罗彦坤文/摄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通河县富林镇长兴村却因背靠国家AAAA级景区铧子山地质森林公园,在炎炎夏日中,独享一份清凉。
  小村的惬意,还因为如画的农家风景——这个村家家户户的小菜园里,都套种着一个小花园,怒放的寒地玫瑰是村里的“鲜花产业”。在“农头工尾”的助力下,生长在农家院里的玫瑰花,统一深加工成玫瑰露、玫瑰皂、玫瑰酱销往全国,长兴村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玫瑰村”。
  进入7月,63岁的村民朱长海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下地摘花,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用不了一会儿就能装满一筐。“顶着露水摘花,花更嫩。摘完了这些花,不耽误下一茬开,而且摘得越勤,花开得越好,一直能采摘到深秋。”望着满园花蕾,朱长海的脸上放光。
  朱长海是长兴村的脱贫户,他和老伴儿共同经营着一间豆腐坊,每年冬春两季加工。豆腐是乡亲们餐桌上的家常“硬菜”,一进入夏季,家家都吃菜园子里的鲜菜,豆腐就卖不动了,村党支部指引老两口加入了“鲜花产业”。
  今年开春,300多株免费玫瑰花苗送到朱长海的家门口,都是带着花苞的。朱长海琢磨,反正前后园子很大,种菜根本吃不完,干脆就把花都栽上了,一共三垄半。等到一开花,园子里可热闹了,粉的、黄的、红的……花开满园,花香四溢,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
  起初,老两口舍不得摘花,觉得糟蹋了东西,还是技术人员上门告诉他们“花是摘不完的”,二人才勉强答应试一试。结果,这花真是开了一茬又一茬……摘下的花放在大门口就行,有专人上门按每斤5元的价格收购。朱长海大概算了一下,一天一筐花,收入比做豆腐高,还不用辛苦地起早贪黑。
  长兴村乡亲们种的这种寒地玫瑰花可大有来头,是中国月季“迎娶”法国玫瑰培育出来的耐寒“混血儿”,无需防护就能越冬,每一株花苗都是农艺师在实验室里精选出来的。
  去年,铧子山寒地玫瑰花庄园与长兴村签订了“企业+农户”种植协议,以朱长海为代表的12户脱贫户第一批在合同上签了字,紧接着全村的村民都签了订单。
  玫瑰花统一回收后,根据品种和香型分别加工为玫瑰露、玫瑰皂、玫瑰酱。随着玫瑰系列产品的一路俏销,种植户的收入和种植热情也节节攀升。长兴村党支部书记王俊福说,以前大伙都被旧观念困住了,守着浅山区的几亩薄田,日子怎么也富不起来。如今,乡亲们家家种上寒地玫瑰,眼界开了,腰包鼓了,心气儿也足了。通过开展“菜园革命”走庭院经济之路,又搭上了“农头工尾”这班车,日子过得像花一样红火。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