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社会和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尹鸿雁
文章字数:3298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社会建设,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成为我们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标志,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的生动体现。深入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深化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于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真挚的为民情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毛泽东在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时就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他反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成为毛泽东社会建设理论的基石。人民是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中的主体和动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所有思考都源于他对党的宗旨的理解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邓小平时刻提醒全党,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他强调:“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他认为社会建设中的许多创造性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人民主体性的时代价值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
  明确的政治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善于从政治高度认识社会建设问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这是事关社会建设政治方向的根本性问题。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同志:“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再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指出:“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必须反复强调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稳定是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习近平在谈到社会治理时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治理能不能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正确不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定的理论自信
  理论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是人民不断选择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时代思维,这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推进社会建设,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体现我国社会建设特色、符合基本国情的社会建设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体的根本价值,充分体现了底蕴深厚的理论自信。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建设道路、怎样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新特征,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指南。
  鲜明的实践导向
  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强化实践导向,注重社会建设的客观实际。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是由于社会建设实践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建设实践的产物。毛泽东说:“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1929年到1933年,毛泽东在江西兴国和福建才溪等地开展调查,据此制定推行了很多符合苏区实际的政策措施。建国初期,怎样培育社会新风气,怎样正确化解社会矛盾,如何维护社会稳定。这些新中国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建国初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历史和逻辑起点。邓小平同志把实践作为逻辑起点,他精辟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解决了我国社会建设的历史方位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从沂蒙山到井冈山,从延安杨家岭村到湘西十八洞村,民生和社会治理问题始终是总书记牵挂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进程中体现了社会建设重要论述和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彰显了鲜明的实践品格。
  突出的辩证思维
  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不但要善于破坏旧世界,而且要善于建设新世界”的要求,在推行镇压反革命、营造良好社会新风气、开展“三反”“五反”、废除封建婚姻制度等政策过程中,这种“破”与“立”的辩证法思想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又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辩证法,主张建立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的名言,毛泽东极为赞赏。邓小平同志多次说:“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邓小平坚持有重点的“两点论”,把“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反映了其辩证思想的彻底性和深刻性。1993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些富有辩证智慧的话语至今都让人很受启发。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强调、最注重运用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或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他还指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无论什么工作,都要注重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