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捧起乡村振兴“新元宝”
文章字数:730
(上接第一版)
1989年,元宝村产值达到1亿元,成为黑龙江第一个“亿元村”。截至2012年初,元宝村已有铅笔、铅笔板为主导产品的企业28家,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被称为“亚洲铅笔之乡”。
开上了小轿车,搬进了小别墅,张宝金带领乡亲富起来了。在老支书带领下,乡亲们认准一个理儿:农村发展,必须有生态“打底”。退耕还林,张宝金带着男女老少上山,扛苗、挖坑、种树,让元宝山重披绿装。现在,远道来的城里人,都愿意到山上的万亩生态林走走看看,那里的青山早已成景。
不只青山,还要绿水。黄泥河整治被列为元宝村的又一件大事,2010年从夏到秋,张宝金带领全村人鼓足劲斗水患,为害多年的黄泥河终于被驯服,从此岁岁安澜,人水相亲。
黄泥河的水流进了田,新铅笔也发给了客户,但张宝金这位基层带头人始终脚步不停。“土改第一村”要从“土”里找、在“改”上刨,捧起乡村振兴发展“新元宝”。
从2016年起,元宝村土地大面积旱田改水田,老支书张宝金亲自下田试种,在全村推广种植优质水稻“稻花香”。元宝村还注册了“村镇香”商标,一座现代化的大米加工厂更让乡亲手里的大米提高了“身价”,元宝村的稻米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初具规模。
村子美了、村民富了,但老支书张宝金还是不闲着。他又瞄上文化产业,带领乡亲们建设土改文化园区,深挖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独一无二的文化禀赋,给了元宝村更多可能。
“稻米精农、土改兴旅,一二三产一起抓,这就是咱元宝村振兴路上的‘新元宝’。”张宝金说。
现在,这位79岁的老支书依然坚守在乡村基层党组织岗位上,每天说的、想的、忙的都是村里的事儿、乡亲们的事儿。在元宝村众乡亲心里,老支书张宝金带着大家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老支书就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1989年,元宝村产值达到1亿元,成为黑龙江第一个“亿元村”。截至2012年初,元宝村已有铅笔、铅笔板为主导产品的企业28家,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被称为“亚洲铅笔之乡”。
开上了小轿车,搬进了小别墅,张宝金带领乡亲富起来了。在老支书带领下,乡亲们认准一个理儿:农村发展,必须有生态“打底”。退耕还林,张宝金带着男女老少上山,扛苗、挖坑、种树,让元宝山重披绿装。现在,远道来的城里人,都愿意到山上的万亩生态林走走看看,那里的青山早已成景。
不只青山,还要绿水。黄泥河整治被列为元宝村的又一件大事,2010年从夏到秋,张宝金带领全村人鼓足劲斗水患,为害多年的黄泥河终于被驯服,从此岁岁安澜,人水相亲。
黄泥河的水流进了田,新铅笔也发给了客户,但张宝金这位基层带头人始终脚步不停。“土改第一村”要从“土”里找、在“改”上刨,捧起乡村振兴发展“新元宝”。
从2016年起,元宝村土地大面积旱田改水田,老支书张宝金亲自下田试种,在全村推广种植优质水稻“稻花香”。元宝村还注册了“村镇香”商标,一座现代化的大米加工厂更让乡亲手里的大米提高了“身价”,元宝村的稻米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初具规模。
村子美了、村民富了,但老支书张宝金还是不闲着。他又瞄上文化产业,带领乡亲们建设土改文化园区,深挖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独一无二的文化禀赋,给了元宝村更多可能。
“稻米精农、土改兴旅,一二三产一起抓,这就是咱元宝村振兴路上的‘新元宝’。”张宝金说。
现在,这位79岁的老支书依然坚守在乡村基层党组织岗位上,每天说的、想的、忙的都是村里的事儿、乡亲们的事儿。在元宝村众乡亲心里,老支书张宝金带着大家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老支书就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