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这标志着我国在航空高端摩擦焊接装备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同时也具备了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能力,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更有“底气”。
厚积薄发“密码”
“老”院所持续产出“新”硬核
作为成立于1956年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哈焊所持续创新的“密码”何在?徐富家指出,这源于深厚的科研积累与科学的组织体系。
徐富家说,哈焊所依托焊接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材料领域唯一的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等高端平台,构建起“一院两制”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分级式科研机制,组建了涵盖3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研发团队。深厚的工艺积淀、对“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创新的系统把握,以及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的导向,共同构筑了哈焊所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根基。
徐富家表示,近年来,哈焊所已有10余项装备获黑龙江省首台(套)装备认定。面向未来,哈焊所将继续聚焦焊接工业母机和高端焊接材料主业,巩固工艺、装备、材料一体化优势,并加强“人工智能+焊接”前沿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创新型企业,为持续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哈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