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赴 只为热爱

—— 一个西安人的哈报情缘

字数:2,111 2025年10月29日 太阳岛
  摄影/门奎
□ 胡胡
  我与《哈尔滨日报》的缘分始于2022年,这就像是前世的约定。
  那年秋天,女儿去黑龙江大学上学,远在千里之外,人生地不熟。我顾虑重重放心不下,陪同前往。不承想,辽阔浩荡的松花江接纳了我们,热情大气的人们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一周的冰城之行让我难以忘怀。恰好哈报正在举办“我爱哈尔滨”征文,正合我意,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五千多字的长文,配上图片投了稿。
  不久,热心的编辑老师回信:稿子内容和立意都很好,只是太长了……我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静下心来认真修改。后来这篇《最远的城 最近的爱》在太阳岛副刊见报。正如文末所言,女儿留在哈尔滨,我的心也就留在了那里,与冰城的情缘才刚刚开始。
  从此,身在西安心在冰城,她的点点滴滴都进入了我的视线。阅读哈尔滨日报电子版成了上班第一件事,关注了很多有关冰城的公众号,关心那里的新闻、天气、交通,研究街巷位置和走向,琢磨风土人情、山川人文,家里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冰城……妻子戏谑说,你都快为哈尔滨着魔了。我笑着反问她,难道你不是?
  年底,这篇文章收入《2022我爱哈尔滨主题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集》一书出版,报社要搞一个发行仪式,编辑老师邀请我录制视频。当时我“阳”了,正卧床休养,听到消息一咕噜爬起来,欣然接受。买自拍设备、背词、排练,几天后,在西安钟楼、城墙、大雁塔和大唐不夜城,我精神抖擞地拍了几段视频,顺利完成任务。
  2023年1月18日,哈报公众号发布了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的新书发行视频。当音乐响起,片头字幕“谨以此片献给每一个深爱哈尔滨的人”映入眼帘,无限思恋汹涌澎湃:我就是那个深爱着冰城的人啊!这段6分钟的视频也就成了我的珍藏。
  《哈尔滨日报》创刊于1945年的烽火岁月,80载风雨一路走来,几代报人辛勤笔耕,用文字记录时代风云,以铅火淬炼党媒底色,书写了无数冰城华章,如今风华正茂,傲然屹立于北方大地松江之滨。每天阅读哈报,它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图片、雅致的版式深深吸引着我。看到《哈尔滨日报》,就像自己一直在冰城,从未离开。我把报上的好文章下载,分类整理成文件夹,有哈市美食、丁香专题、冰城图片、“尔滨”建筑、太阳岛、哈夏音乐会、冰雪大世界等等,不仅自己学习欣赏,还分享给朋友同事们。慢慢的,我对冰城的了解和认识越来越多,讲起那里的事情来有板有眼。每每见到在西安的东北人,我不由得都要聊几句、做点什么。周围人半开玩笑半羡慕地说,人家算是哈尔滨人了,在给咱们做推广宣传呢。听了这些话,我美滋滋的,心里感念着良师益友——《哈尔滨日报》。
  为方便沟通,编辑老师组建了“太阳岛副刊作者群”,我是其中一员。几年下来,这个群不断壮大,由最初的二三十人渐渐增加到近百人。群里有作家,也有文学爱好者,大家彼此鼓励加油,相互交流学习,为迷人的“太阳岛”贡献着绵薄之力。虽然大多没有见过面,但这是神交倾慕的平台、切磋欣赏的空间,我们已是老朋友了。
  2024年春又赴冰城,因缘际会,有幸走进友谊路399号报业大厦,参观哈尔滨日报社、拜访编辑老师,如同久违的故人相见,让人非常温暖。登上大厦顶层,俯瞰壮丽的松花江、遥望摩天巨轮和大剧院,报业大厦就像一个巨人,挺立江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黎明与夕阳。后来,经过友谊路或在两岸游览的时候,我总要抬头找寻报业大厦那洋红色的靓影,每次都忽如故人心头过。
  这些年,哈尔滨日新月异,变得越来越美,每次回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绚丽多姿的丁香花、清凉的冰城夏夜、柔情悠远的“尔滨”之秋、浪漫迷幻的冰雪世界……我不知不觉迷恋上了哈尔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常常心生不归之意。于是就有了《来自哈尔滨的美味》《冰城早春》《一场未能成行的“丁香之约”》《拥抱哈尔滨的春天》《心有丁香结》等文章见诸报端,表达了一个西安人对冰城的眷恋和祝福,也慰藉着一颗火热滚烫的心。
  记得今年春天,在冰城的一次聚会上,酒酣耳热之际,我把这些文字分享给朋友,没想到引起小小的轰动。他们说,哈尔滨这么美,连我们这些“老哈”都没发现。是啊,冰城太大了,久居其中反不觉为奇,可多元文化交融与百年历史积淀的哈尔滨,确实值得人们不断去品味、去触摸。
  11月25日是《哈尔滨日报》80岁生日,为庆祝这一光辉的日子,报社组织了一系列活动。4月23日推出视频特刊《城市·记忆》第一期,至今已达十多集。可以说,这一期期视频连接起来就是一部哈尔滨简史、一场冰城人的集体记忆,勾起了所有热爱她的人们的绵绵情思。这体现了哈报人的一片赤诚之心与深远用意,弥足珍贵。我把它们一一下载珍藏,留作永久纪念。作为哈报的一名忠实读者和作者,看这些视频,我倍感亲切,好像走进了冰城的前世今生,再一次感受到她的辉煌与荣光,真心期盼她明天更好。
  女儿求学,我走进哈尔滨;一张报纸,我认识了冰城;千里奔赴,让我结识了这么多热心朋友,你们给了我那么多帮助和关心,彼此牵挂着像亲人一样。人生得此,何其幸运。感恩遇见,感恩冰城!
  借此机会,我想送给《哈尔滨日报》和冰城朋友们一句真心话:“兴安龙江山水长,吾心安处是故乡。”
  在我心里,哈尔滨早已是“家”了,时不时总想回去看看……
  作者 | 西安某公司财务总监,文学爱好者。2023年获第四届厦门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征文奖,2025年获中国散文学会纪念朱自清《背影》创作100周年征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