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纪天伟)10月23日,在2025中国计算机大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分会场举办的农业大数据与大模型论坛上,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刘劼正式发布“天工开悟”农业大模型2.0版本。
据了解,此次升级围绕问答大模型、生长大模型和决策大模型三方面展开,决策模型为新增功能,基于农情与环境综合分析进行推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建议。
“天工开悟”农业大语言模型整合了农业领域的多源、多模知识,通过自动化方法抽取了作物表型、生长机理、农事操作等常识、经验与逻辑知识,建立了统一、共享的农业知识表示体系及大规模知识图谱。“天工开悟”农业大语言模型结合生成式AI大模型的认知能力,进一步研发了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的农业问答大模型,针对品种推荐、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进行智能回答。
刘劼教授介绍,“天工开悟”农业大模型2.0版本的问答能力提升显著,集成了深度思考、数据库问答、复杂表格问答、农场系统集成、主动学习框架等功能,用户可通过发送作物信息表格至对话框,获取系统自动生成的分析结果,操作更便捷、支持更全面。
在预测能力方面,“天工开悟”农业大模型2.0版本通过面向基因—表型关联分析的大语言模型时序预测技术,有效解决了生长大模型的泛化性问题。“现在我们可以结合基因信息精准描述作物内在特征,预估作物性状,实现从前期生长观察到全周期预测的跨越。”刘劼教授表示。
生长大模型新增多模态输入功能,覆盖更多主粮作物品种,能够结合天气、土壤、管理等外部因素,实现高精度、长周期的生长预测。创新推出的基于可控扩散模型的作物生长全周期图像生成技术,还可以解决作物仿真的时空一致性问题,将数值化描述转化为可视化、三维动态表征,提升交互体验。
作为版本亮点,新增的决策大模型具备农事规程生成功能,可在农学经验与模型预测相结合的基础上,智能推理农事作业时间点与环节,形成个性化农事规程,实现精准作业提醒。
“天工开悟”是国内首个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的农业领域大模型,曾荣获2024年度英国国际发明展最高奖——钻石奖,具备较强的领域适应性和知识专业性,支持区域性作物规划,能弥补不同地区农业技术不均衡的现状,为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有效地提供预警以及预防策略,助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