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给西红柿打叉。 ■伊飞帆 本报记者 康福柱文/摄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五常市安家镇双喜采摘园的反季蔬菜迎来了采摘季,吸引着市民游客来寻找秋日的馈赠。
10月11日,记者走进采摘园的温室,果香味扑面而来。绿意盎然的藤蔓上结着诱人的香瓜,有墨绿皮的“黑美人”、香气袭人的“八里香”,还有其貌不扬却甜度惊人的“丑瓜”。“国庆中秋假期香瓜刚刚上市,有市民游客专门来采摘,就为尝这口新鲜。”采摘园负责人刘雪峰脸上满是喜悦。
在几栋正值采摘季的温室里,目光所及皆是累累硕果。西红杮秧上挂满了红绿相间的果实,这种名为“草莓杮子”的品种,因其酸甜适口、风味浓郁而备受青睐。顶花带刺的“山河白黄瓜”清脆欲滴,一口下去,满是儿时的味道。紫花油豆角已开始结荚,预示着采摘期即将到来。
草莓是双喜采摘园的当家水果,有8栋温室都栽植了草莓。眼下,草莓已进入开花季,洁白的小花在绿叶间星星点点,格外惹人喜爱。“今年,我们特意提前了栽种时间,预计再有一个月就能采摘了,能持续采摘半年时间。”说话间,刘雪峰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花蕊,眼中充满了期待。这也意味着在大地即将进入封冻时,这里的温室依然能为市民的“果盘子”持续补充一份地产鲜果。刘雪峰告诉记者,采摘园聘请了多位技术人员,对草莓、香瓜、西红柿等进行科学化管理,保障果蔬的品质。
双喜采摘园不仅是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是五常市推动农旅融合的一个缩影。园区现有20栋温室,以其厚实的墙体实现了高效保温,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需要供热,实现了节能环保、四季生产。如今,这种集农业采摘、田园观光、亲子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正持续释放活力。它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让农田变成了景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餐桌,更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