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交相辉映 消费活力强劲释放

字数:1,448 2025年10月10日 要闻
  (上接第一版)
  在俄罗斯免签政策红利释放下,哈尔滨紧紧抓住“双节”机遇,积极拓展跨境旅游市场,推动“国内游”与“跨境游”深度融合。哈尔滨、伊春、黑河三城联动打造“哈伊黑”金秋康养线路,并将产品延伸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实现客源互引。哈尔滨市接待入境游客4.82万人次,按日均值同比增长25.9%,入境客源地排名前五位分别是俄罗斯、韩国、美国、日本、英国,跨境旅游成为假期经济新亮点。
  “双节”期间,出入境大厅推行“午休不打烊”、错峰服务、绿色通道等便民举措,累计办理出入境证件560证次,以“国门礼遇”温暖游客旅程。与此同时,本地消费市场同样活力奔涌。市商务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发布首批100家酒店“白名单”,推出“礼遇双节·惠聚冰城”系列活动,带动住宿、餐饮、超市行业消费额分别增长11.3%、6.5%和6.5%。
  “黑龙江省四季非遗购物周”文旅促销活动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举办,联动全国16省区市6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吸引25万人次参与,打造集游玩、购物、美食于一体的非遗体验活动,直接带动周边餐饮、文创店铺客流量翻倍,手工编织娃娃等非遗文创销量增长近60%;平房区“双节汇金秋 文旅促消费”特色食品展销会日均接待2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近百万元。中央大街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分别接待游客154.59万、71.42万人次;省内首家泡泡玛特S级木纹店人气爆棚、松雷何所有好物市集热闹非凡、万国洋行柠檬主题庭院对外开放、人民咖啡馆中央大街甄选店开业迎客,成为游客消费新热点。
  夜间文旅消费成为假期经济新增长点。核心商圈、文化街区、餐饮场所延时经营,推出夜间消费券、满减优惠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夜间消费潜力。
  温情守护
  民警筑安全,志愿暖旅途
  冰城假日旅游火热的背后,是无数默默奉献的身影筑起的温暖防线。中央大街与友谊路交口,在人流高峰来临时,公安民警组成“最美人墙”,有效疏导车流与人流,保障市民游客安全。一位游客一边拍摄视频一边赞叹:“哈尔滨城市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人文景观让人赞叹,民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交通运输部门开通冰雪大世界至防洪纪念塔、冰雪大世界经世茂大道至深哈产业园、世茂大道地铁站经松浦大桥至波塞冬景区3条公交专线,为市民游客便利出行保驾护航。
  在街区与场馆内,志愿者的“红马甲”是最亮眼的色彩。哈尔滨大剧院内,来自河南的大学生志愿者周小薇,凭借流利的英语为两位外籍游客提供服务。“他们找到我,就像找到依靠一样。”累计服务超百小时的她,道出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在哈尔滨市博物馆,63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假期服务5万余名游客。东北农业大学的万博涵在文创互动区服务,她说:“看到孩子们拿到文创产品时满足的笑脸,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
  松花江索道的志愿服务队堪称“全能管家”,他们不仅是解答疑问的“活地图”,更是主动帮扶的“贴心人”,为行动不便者推送轮椅,为携带婴儿车的家庭搭手帮忙,随身药箱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同样的情景在高铁与地铁站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在地铁新疆大街站,来自红十字四叶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耐心疏导客流,返乡的王女士表示:“有这些志愿者在,感觉特别安心、特别暖心。”从秩序维护到一杯温水、一次指引,哈尔滨用一项项真诚的服务,将“温暖”二字深深烙印在游客心中。
  也许一段假日的“欢歌”会日渐消散,但一座城市留给人们的“温度”却会长久留存。假期虽已落幕,但哈尔滨奏响的这首“城景共融、山水同歌”文旅乐章却余韵悠长。当红叶飘落成诗、歌声沉淀为忆,哈尔滨用金秋证明:真正的盛景,不在时序的更迭,而在人心的共鸣;最美的旅行,不仅是脚步的抵达,更是心灵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