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岛风景区游人如织。“哈报手机记者” 陶滨摄 ■谷少传 本报记者 封娇
金秋十月,红旗漫卷,松花江畔涌动爱国热潮。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哈尔滨在澄澈的月光与浓郁的“中国红”中,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文旅盛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080.7万人次,按日均值同比增长13.2%,实现游客总花费72.41亿元,日均同比增长12.3%。
从深植于城市肌理的红色旅游打卡地到洋溢着欧陆风情的中央大街,从交响乐回荡的舞台剧场到峰峦叠嶂的五花山色,哈尔滨以其红色历史的底蕴、开放包容的胸襟、创意纷呈的活动与温暖入微的服务,为八方游客编织了一段难忘的假日记忆,奏响了一曲家国同庆、文旅融合发展的华美乐章。
城景共融
红旗漫卷处,皆是爱国情
百年滨洲铁路桥在国庆假期再次披上红装,成为最具人气的打卡地。“祝福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一位离乡20多年的游子第一次回家乡便来到这里打卡,她边走边拍,将红旗与江景一同纳入镜头。从滨洲铁路桥沿松花江畔向西而行,《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的歌声响彻中央大街,市民游客与志愿者一起为祖国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一面76平方米的巨幅国旗成为最动人的背景板。悠扬的歌声从“巴洛克之声”阳台传来,“左右哥”惊喜现身,用一句“来的全是自己人”点燃了全场热情,欢声笑语在百年老街区上空回荡……
节前,“秋来冰城 邂逅山河”系列新闻发布会,为秋季旅游,尤其是“双节”假期充分预热。市文广旅游局精心策划“喜迎国庆 欢度中秋”3大主题24条特色线路,为游客深度体验冰城提供了丰富选择;以电影《731》上映为契机,推出10条红色旅游线路及电影票根优惠活动,形成“文旅+消费”联动。沿着红色旅游线路,游客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李兆麟将军纪念馆等红色展馆,追寻革命足迹。“双节”期间,11万游客奔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铭记历史,33万游客涌入哈尔滨市博物馆等文博场馆过文化佳节。遍布城市街巷的14处城市阅读文化景观前人潮涌动,游客通过打卡点上的文字更加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
假日里的夜晚,冰雪大世界化身为光影艺术的殿堂,无人机表演在夜空中拼绘出璀璨画卷。中秋之夜精彩上演的“月满中秋 共贺华诞”中秋文艺晚会,5.2万人共赴一场月满、人满、情满的团圆之约,尽显家国情怀。太阳岛上,不仅有大熊猫“芝士”“芝麻”萌翻游客,一场“与城共生·哈尔滨日报创刊80周年光影记忆展”更引发了市民的深切共鸣。此外,东北虎林园里的生态奇观、极地公园“淘学企鹅”的金秋巡游、波塞冬旅游度假区的“凯旋狂欢节”、松花江索道俯瞰的秋日江景、劳动公园争相竞放的万株菊花,以及15次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持续不断地关注报道,张译、孙千、尤泓斐等家乡名人倾情推介,上亿人次的传播量与奔赴冰城的游客共同点燃了这座城市的秋日热情。
艺韵流淌
秋日奏华章,舞步绘山河
假日期间的哈尔滨,再次用“音乐之城”的气质征服了八方游客。在哈尔滨音乐厅,“十月家国颂”专场音乐会让气氛达到顶点。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自发起立,与台上的指挥家汤沐海和哈尔滨交响乐团的乐手们共同高歌。演出中,钢琴家孔祥东以一曲《黄河》钢琴协奏曲为新中国76周年华诞献上最深情的礼赞。他说:“没有哪部钢琴作品比《黄河》更适合为祖国庆生。”他亲切地称哈尔滨是“像家一样”的城市,哈尔滨的魅力不仅在于洋气的外表,更在于深厚的文化沉淀与音乐传承。同样,在哈尔滨音乐厅的舞台上,小提琴家柴亮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献礼国庆,小提琴与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完美对话,为观众带来一场技艺与情感、文化与历史交融的艺术盛宴。
哈尔滨大剧院同样好戏连台。中文原创音乐剧《宝玉》以现代审美重构古典名著,其舞美设计巧妙将红楼意境与舞台艺术深度融合,福建游客陈思佳称其“美得令人震撼”。与此同时,开票一周即售罄的《狐妖小红娘》舞台剧,将漫画里的爱情坚守变成舞台上触手可及的深情羁绊。安徽游客程帅专程赴约,只为“与青春里的恋人相见”。“双节”期间,2万余名市民游客走进哈尔滨大剧院,奔赴一场音乐艺术之旅。
从哈尔滨芭蕾舞团献礼祖国华诞的翩翩深情,到哈尔滨话剧院《人性的证明》的深刻扣问;从街头律动的“街舞快闪”“江畔秋歌”与城市地标展开的时尚对话,到博物馆里皮影戏、人偶剧让历史鲜活起来……高雅艺术与群众文化交融共生,共同谱写了假期里绚烂的艺术交响。
假期里,哈尔滨电影市场一片红火。10月8日,哈尔滨国庆档票房突破1100万元,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浪浪人生》《刺杀小说家2》等影片深受观众喜爱。
秋色如诗
稻浪叠金韵,山林藏趣玩
金秋的哈尔滨郊外,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游玩的乐趣。闫家岗稻田艺术农场里,威风凛凛的“孙悟空机甲”矗立于金色稻浪中,成为最具人气的拍照点。“孩子一看到就兴奋得大叫,大人也觉得特别新鲜。”市民刘女士分享着家庭出游的喜悦。农场推出的“奇幻巡游”、稻田小火车和现磨米粉体验,让游客在玩乐中感受农耕文化。游客张先生品尝着现场蒸煮的农产品赞不绝口:“既能欣赏稻田画,还能品尝到这么地道的农产品,真是不虚此行。”
这个秋天,哈尔滨的18座山峰披上绚烂秋装,吸引众多游客登山赏秋。平山的“赏鹿专线”、松峰山的汉服展示、凤凰山的“云中漫步”、吊水壶的“高空魔网”等特色体验广受好评,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双节”期间,18座山累计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精心设置“晒秋”场景,玉米、南瓜、辣椒铺陈出浓郁的丰收画卷。晒秋场上的两口直径2.8米巨型铁锅——“如意锅”蒸着金黄玉米,“梅花锅”焖着土豆窝瓜香气四溢,唤起了许多游客的童年记忆。5D玻璃彩虹桥、丛林魔梯、森林旱滑等项目,让各年龄段的游客都能在山林间找到乐趣。
亚布力凭借“国庆专列”爆红,“一站式”亲子游产品成功“出圈”。亚布力熊猫馆内,“趣味猜谜·智取窝窝头”等七大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动物保护知识。一位家长感慨:“这种‘带娃免攻略’的模式太省心了。”首届亚布力天空越野赛吸引近500名全国越野爱好者参加,赛道串联三锅盔山、二锅盔山、大锅盔山及亚布力滑雪场,打造“三锅连穿+四季赛道”特色路线。此外,双城区的毛毛镇音乐主题乐园作为音乐启蒙新地标,将爵士、摇滚旋律融入摩天轮、过山车等设施,一位家长感叹:“孩子在尖叫中记住了节拍,这种‘玩中学’的方式比传统课堂更生动。”
商旅共兴
消费热潮涌,金韵展新卷
“双节”期间,哈尔滨消费市场呈现“内外双热”的繁荣景象,国内文旅消费与跨境旅游双向奔赴,共绘冰城金秋盛景。
交通枢纽率先折射热度:哈尔滨机场进出港航班达3356架次,同比增长3.5%,累计运送旅客51.72万人次,同比增长3.8%;铁路系统运送旅客257.74万人次,同比增长2.1%,哈尔滨成为国内秋季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