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遗忘 吾辈更当自强

电影《731》在哈尔滨全球首映,观众深刻体会历史之重、和平之重

字数:1,740 2025年09月19日 追寻红色印迹 铭刻冰城足迹
  ■本报记者 于秋莹 高云
  9月17日,备受瞩目的电影《731》全球首映式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举行。首映式以“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为主题,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首映式现场座无虚席,观众通过光影连接,深刻体会历史之重、和平之重,首映结束后观众纷纷表达观影感受。
  “左右哥”:
  记得这片土地承载的苦难
  在电影《731》全球首映式现场,“左右哥”以一段真挚的分享打动在场众人。“看完电影心里特别难受——难受我们的同胞、先辈曾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也让我真切体会到‘吾辈当自强’的分量有多重。”谈及观影感受,“左右哥”语气沉重且坚定,“看完这部电影,我更明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意义。只有牢牢记住,我们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建设家乡,如何更坚定地捍卫和平。”
  作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主持人,“左右哥”始终在工作中传递着历史记忆。“每次主持时,我都会特别呼吁来哈尔滨的朋友,记得这片土地承载的民族苦难。”“左右哥”真诚倡议,“希望大家能到哈尔滨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看一看、听一听那些绝不遗忘、不容遗忘的历史。”
  历史科普博主“冰姐”:
  电影中看到了人性的力量
  “看完这部电影很难受,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平房人。”历史科普博主“冰姐”眼眶湿润、声音哽咽,直言观影过程中心灵受到巨大冲击。
  “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虐杀的那种无力感,揪心的难受。”“冰姐”坦言,尽管导演已经相对克制地呈现这段历史,但影像的力量仍然直击人心,“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为之所动容。”让“冰姐”特别触动的是影片中平民的抗争精神,“那些平民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奋力抗争的勇气,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力量。”
  作为历史科普博主,“冰姐”对影片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电影里面有一句话是‘你若记得,我便活过’,那些被抹去的名字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她向电影主创表达了诚挚谢意:“特别感谢导演和演员把这段历史搬上大屏幕。”通过光影连接历史与现在,让更多人铭记这段历史。
  河南游客张伟玉:
  以敬畏之心珍惜和平
  “高中历史课上学过‘731’的历史,但这次看电影,还是被深深触动了。”河南游客张伟玉在观看电影《731》后,言语中满是沉痛。此次哈尔滨之行,她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作为第一站,随后观看电影《731》,更让她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她看来,陈列馆的文字史料是历史的记录,而电影则是历史的重现。银幕上更直观、更残酷的画面,让历史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切实感受到的苦难。张伟玉表示,了解历史不是沉溺伤痛,而是从中汲取力量,珍惜当下的和平,让这样的苦难不再重演。
  文化工作者陈嘉:
  以文化之力守护历史与和平
  “看完电影《731》,心情从头至尾都很沉重,像压了一块石头。”谈及观影感受,黑龙江文旅创意设计产业协会会长陈嘉的语气里满是痛惜。
  作为母亲,当看到泡在试验品中的婴儿时,她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根本无法直视这样的画面,那是对生命最残忍的践踏。”更让陈嘉动容的是,即便身处绝境,中国人民从未放弃反抗,“大家拼尽全力向上爬、想挣脱牢笼的镜头,藏着生生不息的骨气,这是刻在民族骨子里的韧性。”
  作为黑龙江文旅创意设计产业协会会长,身处文化领域的她深知肩负的责任:“未来,我们要更用心地挖掘历史文化,通过多样的方式让后代真正了解这段过往。”在她看来,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伤痛,而是为了从教训中学会珍惜。“唯有让更多人知道曾经的苦难,才能更坚定地追求和平、防止战争,永远不给侵略者可乘之机。”
  大学生于靖雯:
  带着这份铭记奋发图强
  “今天来到这里观看电影《731》,特别荣幸。”哈尔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大四学生于靖雯表示,“历史从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作为大学生,应把这段沉重的历史牢牢刻在心里,带着这份铭记奋发图强,为更有力量的未来奋斗。”
  于靖雯大二时曾到过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那一次参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满是痛彻心扉的感受。”如今在大银幕上再遇这段历史,触动更甚,“特别感谢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历史就需要电影这样的媒介来传播,让更多人真正触摸到过去,不遗忘那些苦难。”
  最后,于靖雯表示要推荐更多身边人来看电影《731》:“我一定会推荐室友、推荐身边的朋友来看。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反复观看,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触动,也能让更多同龄人明白铭记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