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卫军抗战纪念馆。
四块石景区。
吕厚民摄影艺术馆。 本报讯(胡春风 记者 张大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依兰县精心打造了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用历史传承讲述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故事。这条线路不仅是对先烈足迹的追寻,更是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生动传承,重温历史、感悟精神,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为依兰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动力。
红色路线:自卫军抗战纪念馆→吕厚民摄影艺术馆→四块石景区→东北抗联第三、第六军红色教育中心。
第一站
自卫军抗战纪念馆——抗战烽火的立体见证
走进依兰县城南夹信子街西侧,自卫军抗战纪念馆以其庄严氛围,瞬间将游客拉回到九一八事变后血与火的抗战岁月。纪念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由一栋二层楼展馆和两栋平房展馆组成,全景式展示了吉林自卫军在总司令李杜将军率领下打响哈尔滨保卫战、同日伪军浴血奋战的抗日救国壮举,以及转战吉东地区继续抗敌的历史细节。这里不仅是依兰红色文化旅游的亮点,更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二站
吕厚民摄影艺术馆——领袖与人民的永恒瞬间
依兰县五国城路,吕厚民摄影艺术馆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定格了新中国建设的珍贵记忆。这座占地1.3万平方米的三层中式建筑,集中展出千余幅吕厚民生前捐赠的摄影作品。一楼设有“吕厚民生平展”、电教培训多功能厅、图书角和休息区;二楼作为“吕厚民摄影艺术展”主展区,分为六大主题:“艰辛探索”记录百废待兴的会议与外交,“情系民生”聚焦领袖接见各族代表,“风雨情深”展现领导人合影,“人民情怀”描绘基层调研,“领袖家风”呈现家庭生活,“历史瞬间”捕捉其他珍贵画面。三楼则陈列依兰县历史文化展。
第三站
四块石景区——东北抗联精神的自然丰碑
驱车55公里,抵达黑龙江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四块石景区,这里是东北抗联坚持14年抗日的见证地。海拔980米的四块石山势险峻、景色壮丽,曾是抗联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军的秘密营地。1936年,这里成为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驻地,赵尚志、冯仲云等将领在此多次召开重要会议。1936年至1938年间,赵尚志和李兆麟率部阻击日伪军30余次,歼敌数百人,著名的《露营之歌》便诞生于此。景区内现存阻击石遗址、抗联第六军医院遗址、第一哨位遗址等历史遗迹。
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免费开放。
第四站
东北抗联第三、第六军红色教育中心——传承历史精神殿堂
走进东北抗联第三、第六军红色教育中心,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串联起那段英雄史诗。赵尚志率领骑兵在雪原上疾驰,夏云杰在密林中部署伏击日寇,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日长城。展柜里的步枪早已锈迹斑斑,却仍能想象它射出的愤怒子弹;那件补丁摞补丁的军衣,见证了战士们冒雨行军的夜晚;野菜标本旁的篝火盆,仿佛还燃着驱寒的火焰。14年孤悬敌后,没有补给就挖野菜、啃树皮,没有冬衣就裹着麻袋取暖,正是在这样的绝境中,抗联战士用“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信念,让抗日的火种从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