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名铸长街 路畔繁花映盛世

五常市雅臣路承载城市记忆,以和平生活告慰先烈忠魂

字数:800 2025年09月17日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五常市雅臣路。
  ■伊飞帆 本报记者 康福柱文/摄
  在五常市,有一条贯穿城区南北的大动脉——雅臣路。这条以英雄之名命名的道路,不仅承载着车水马龙的现代生活,更承载着一座城市对英雄的深切缅怀和精神传承。
  汪雅臣,这位祖籍山东,生长于五常的抗日名将,原本是林海雪原的一名伐木工,后投身东北军。九一八的炮火点燃了他胸中的怒火,不甘做亡国奴的汪雅臣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战友毅然携枪离队,在五常组建抗日义勇军。从此,五常的山林间点燃了抗日烽火,这支队伍如同悬在日寇头上的一柄尖刀,令敌人寝食难安。
  后经上级批准,这支浴血成长的队伍先后被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汪雅臣任军长。在冰天雪地中,他带领战士以惊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一次次重创敌人,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物资,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战信心。
  1941年,汪雅臣率领部分战士在寒葱河东山露营休整时遭敌包围。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部队突围,战斗中不幸中弹,这位年仅30岁的抗日名将,将最后一滴热血洒在了他誓死保卫的家乡土地上。
  1946年,五常解放。人们从未忘记这位为家乡捐躯的英雄,五常人民政府决定将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贯穿南北的主干道命名为“雅臣路”,也是这座城市对忠魂的深沉告慰。
  今日的雅臣路上,早已不见昔日的烽火硝烟。繁华的道路两旁商铺林立,奥林匹克公园里,老人们打着太极、孩子们追逐嬉戏。雅臣中学校园内书声琅琅,将军的塑像静静矗立,见证着和平年代的盛世。这幅安宁祥和的画卷,正是汪雅臣和无数先烈为之奋斗的梦想。
  一位市民动情地说:“每次看到雅臣路的路牌,都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力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必须好好珍惜。”它就像一个精神路标,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这条英雄之路正见证着五常人民在新时代续写无愧于先烈的壮丽篇章,诠释着英雄精神的时代内涵——是爱国奉献、是勇于担当、是薪火相传的不灭信念,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