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科创磁力线留下创业客

“丁香人才周”开幕,科技项目签约5.55亿元

字数:1,592 2025年09月17日 要闻
  本报讯(唐亮 记者 姜雪松)9月16日,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秋季)引才活动在冰雪大世界启幕。活动现场,哈尔滨市科技局不仅为校企人才团队协同创新、科研成果与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提供互动交流平台,还组织多个优秀市校企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涵盖校企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招商等多个领域,签约额5.55亿元。
  今年以来,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聚焦高校院所科教、人才资源优势,通过组织校企人才团队双向赋能交流、优质科技成果对外招商等方式,推动成果加速就地转化及产业化,为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签约50余项,合作金额超10亿元。
  投资5亿元
  北斗智能产业园在哈落地
  中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安驰科技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签订的“北斗智能网联终端产业化”科技成果招商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该项目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及空天信息等前沿科技领域技术研发与应用,将在哈尔滨市建设北斗智能产业园区。项目将吸引泰斗微电子、司南导航等国内车联网领域龙头企业,共同推动“北斗智能网联终端产业化”项目在哈落地。
  “这是本届‘丁香人才周’上签约数额最大的外省投资哈尔滨科技项目,将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吸引人才落户、拓展就业岗位等多方面对城市形成拉动效应。”哈工大先研院执行副总张正说,“我对这个项目非常看好,也对哈尔滨的科技创业环境充满信心。”
  张正毕业于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去年9月初从深圳回到哈尔滨工作,入职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我的工作是对哈工大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进行挖掘,对接投融资机构和市场渠道,让更多的哈工大科技成果在哈尔滨就地转化。”张正说。
  未来5年,“北斗智能网联终端产业化”项目将在全国部署至少100万车辆智能终端系统,为重型载货汽车、出租车、公交客车等车辆提供营运车辆动态综合监管服务解决方案,预计3年内可实现营收1亿元。
  校企联动
  推出水下无人潜航器
  哈电集团海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度合作,围绕大潜深、长续航、高可靠等前沿创新领域开展多类型水下航行器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水下无人航行器等科技成果在哈尔滨市实现落地转化及产业化。
  截至目前,企业已实现年产值5000多万元。同时,海洋智装与哈工程共建深远海智能无人装备联合保障中心、工程试验中心及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针对水下特定目标识别、大潜深、长航程等不同应用场景开展水下无人装备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变废为宝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卢爽教授团队与哈尔滨三发新型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合作,围绕建筑与工业固废资源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已合作十余年,双方共同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为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目前,三发建材依托合作成果创立了“双新达”品牌,聚焦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板块,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
  “‘无废城市’是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通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爽说,“这一理念与哈尔滨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实践行地的发展思路高度契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哈工大与三发建材将继续深化合作,拓展建筑与工业固废协同处置技术路径和应用领域,双方还计划将合作成果推广到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为建筑固废资源化提供哈尔滨方案,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
  签约现场,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项目全周期跟踪服务,主动上门送政策、精准对接解难题,以高效务实的举措营造良好创业生态,持续引进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在哈落地生根,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