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海”:风光与岁月交织之景

字数:1,521 2025年09月11日 太阳岛

  □刘彩华

  哈尔滨,这座风光秀丽的城,今年悄悄捧出了一枚藏在衣襟里的秘密——“尔海”。它依偎着百年老船厂,一半是流水裁出的诗行,一半是铁锈酿成的陈年酒,风一吹,就把自然的灵动与历史的沉香,织成了裹着月光的绸缎。
  踩进“尔海”的刹那,像是被谁轻轻推了一把,跌进了梦境的褶皱里。江水是天空揉碎的镜子,阳光踮着脚在水面跳圆舞曲,溅起的光斑都带着细碎的甜,像撒了一把银河的星子。岸边的柳丝是春的睫毛,垂在水面轻轻晃,每一下都撩得水波红了脸,漾开一圈圈带着痒意的涟漪。水汽里飘着青草的呼吸,混着泥土翻晒后的暖香,深吸一口,肺叶都像被晨露吻过,润得能挤出蜜来。
  沿着江边走,像翻开一本缀满野花的诗集。菖蒲在浅滩伸着懒腰,叶片磨过风的衣角,沙沙地讲着水泽里的私语;艾蒿站成整齐的绿篱,每一片叶子都举着阳光,像在守护谁藏在根茎下的秘密;小野花们最是淘气,粉的、白的、黄的,缀在草叶间眨眼睛,看行人走过,就把影子织成了带花香的网。偶尔有水鸟掠过,翅膀剪碎水面的光影,惊起的涟漪里,仿佛藏着天空写给大地的情书。
  午后的阳光把台阶染成了海,蓝色的浪涛里浮着一颗红心,“我在尔海等你”几个字,像是被风吻过的唇印,在光影里泛着甜。这抹蓝一路铺向远方,与哈尔滨大剧院的银弧遥遥相望,现代的流畅与自然的柔婉撞了个满怀,像钢琴与手风琴合奏了一曲月光。
  被网友叫做“冰城时光褶皱”的地方——太阳岛街道船厂社区新酿的“尔海老船厂码头”,巨型相框框住了流云与江影,江边秋千荡起时,能接住掠过耳畔的风;七彩廊桥是彩虹落在人间的片段,踩上去,仿佛能走到岁月的另一端。这些巧思像一把把银钥匙,轻轻拧开了老船厂的记忆之门,让沉睡的时光醒过来,带着新的笑意。
  不远处,老船厂像位披着旧风衣的故人,在江边坐了百年。走近时,历史的气息便漫了过来,混着铁锈与木头的沉香。厂房的墙皮虽有些斑驳,却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藏着数不清的故事;钢梁依旧挺直腰杆,当年托起过无数船只的梦想,如今仍在阳光里透着倔强的温柔。
  1928年的风,曾吹过这里的第一声锤响。那时的老船厂,是工业时代的少年,带着一身力气,为松花江系上了无数船帆。从手工敲打的木船,到机器轰鸣的铁舰,它看着船只们载着希望出发,把繁荣卸在城市的码头。每一道焊缝里,都藏着工匠的体温;每一块船板上,都刻着江水的絮语。
  厂区的小路牵着人往深处走,船坞里的水还映着天,那些深浅不一的划痕,是船只停靠时留下的吻痕。站在岸边,恍惚能听见当年的欢呼——新船下水时,工人们的笑声惊飞了江鸥,船身滑入水面的瞬间,浪花都在为它唱赞歌。
  船厂社区藏着时光的琥珀。红砖筒子楼的墙缝里,还嵌着当年的笑语;铁雕花围栏缠着岁月的藤蔓,把集体记忆护得好好的。煤棚矮矮地蹲在角落,像个守着往事的老人;家属楼墙面上的标语,字里行间还带着当年的热忱。这里曾是人间烟火最浓的地方,饭菜香从窗棂飘出来,孩子们的追逐声撞在墙上,又弹进夕阳里。如今走过小巷,像掀开了童年的相册,每一块砖都认得归途的脚步。
  暮色漫上来时,松花江成了金箔铺就的河。余晖把江水染成蜂蜜色,“尔海”的相框里,笑容与老船厂的剪影叠在一起,被时光轻轻按下了快门。此刻的老船厂,早已不是被遗忘的旧物,而是一座会呼吸的博物馆,每一道纹路里都跳动着城市的脉搏。伸手抚过红砖,指尖能触到历史的体温——那是哈尔滨的心跳,从过去一直跳到现在。一位游客的留言是这样写的:“这里的砖都在说话,说过去的故事,也说未来的甜。”
  在“尔海”与老船厂的怀里,我被自然的柔与历史的暖紧紧裹住。江风是时光的信使,把过去与现在系成了蝴蝶结;光影是岁月的画笔,在风景与记忆里晕开了浪漫的墨。这场旅行,是眼睛喝了蜜,是心灵浸了酒,让我愈发懂得,哈尔滨的美,原是时光与风光,在岁月里酿出的一场温柔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