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都”夕阳随想

字数:2,251 2025年09月11日 太阳岛

  □蒋 蓁 摄影/门奎  
  一轮大而殷红的浑圆落日,归家的脚步恰如词牌《声声慢》,且越来越慢,最后似乎悬停在了松花江对岸太阳岛树丛的上方。红红的脸,又仿佛睁大惊奇的眼,静静端详着南岸防洪纪念塔前端坐在台阶上的游客们:他们在做什么?
  是啊,这是所有人的疑问:他们静坐台阶上,默不作声或悄声低语,在做什么呢?
  游客们是在欣赏夕阳的美景吗?
  是的。一幅苏轼诗句“落日未落江苍茫”的最佳配画。人们把手机的镜头对准江北斜对岸夕阳的划一动作,揭示了谜底:游客们把又大又红的落日拉近咫尺之间,照镜子般欣赏。品味着“夕阳无限好”的意境,脑海里翻滚着许多疑问。常去江沿拍摄夕阳,脑海里也有着同样的疑问。
  你说,夏日里,“夏都”的落日为什么会落在太阳岛的树丛里?那里是太阳之家吗?歌中是这样唱的:“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可是,这是西北边呀?何况,哈尔滨的西边,是一马平川、锦绣富饶的松嫩大平原,一望无际、广袤肥沃的黑土地,看不到歌词中的西山,也与许多地方“太阳落山了”的景色大不相同。曾拍摄过江畔夕照,火红的夕阳落在松花江的上游方向,染红了宽阔的江面。一条红色缎带,沿江岸漂下来,浸染了脚下的堤岸、船舷。落日,也是在西边呀。难道是为赴这一场隆重的仪式专程而来?
  游客们是在领略“夏都”江畔黄昏的魅力吗?
  是的。江畔的黄昏同样“无限好”。娇羞的夕阳留恋地慢慢卧入太阳岛,一帘云幕遮蔽了寝房。静坐在江沿儿台阶上,眼前的松花江如一匹绫罗,又似绸缎,轻轻抖动,闪耀着斑驳的粼粼波光。舞蹈了一天的江鸥已随落日归巢,偶见两只被爱情耽搁了归期的白鸥,此刻匆匆踏上归途,还不忘继续着没完没了的叽叽喳喳、卿卿我我。身披晚霞凌空飞翔的缆车,如同金色的阅览台,穿梭般巡视着“江南江北好景色”。
  此情此景,就是神仙也会为之心动。江水舒缓,江风轻柔,凉爽舒适,心旷神怡。天寥地廓,万籁俱寂。世间难觅此仙境,人人如同“临江仙”。人们明白了,避暑何需山庄,消夏焉入竹林,繁华都市却不喧嚣,热闹街衢却无暑热。“夏都”美名,名不虚传。
  游客们是在体会诗和远方吗?
  是的。“夏都”是游客们的诗和远方。哈尔滨,是唐诗宋词涵盖不到的远方,是唐宋文人足迹未至的远方。唐诗宋词里描述夏日骄阳的“一轮红日贴中天,乾坤似火燃”“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烘炉中”景象在这里找不到丝毫踪影,游客眼前是另一番夏日韵味。
  作为哈尔滨人,对夏天的理解停留在浪漫的歌曲里,“哈尔滨的夏天多迷人”,与世界上许多“热都”人的理解截然不同,也与国内南方一些号称“火炉”的城市感觉迥异。与之相比,“夏都”的夏天似乎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夏天;也对酷夏、酷暑、酷热、苦夏、苦热、中暑、避暑等知之不多。“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炉中更何适”“炎炎火镜正烧空,避暑苦无从”“不堪逢苦热”,这些历代著名诗人写下的同名《苦热》诗中,描述了“夏都”人体会不到的暑热感受。
  游客们在欣赏夕阳之美的同时,还感受到宜人的凉爽之美。谁能想到,三伏天不喝冷饮,而是饕餮热气蒸腾的铁锅炖,那些热火朝天的美食盛宴令人回味无穷。异域风情中央大街的罗曼蒂克,配以凉爽宜人的清风,让人忘记身在异国还是他乡,更辨不清是夏暑还是秋凉。尤其夏日夜晚需盖薄被的“民俗”,睡眠那叫美,以前怎么就不知道呢?这是否就是戏中所唱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至此,方顿悟“夏都”的真正含义和价值所在。
  与南方“漫长炎热的夏天”相反,“冰城”有漫长寒冷的冬天,只是这冬天,也很有“热度”。“夏都”却截然相反,很短,短到只有一个标准的季节。这长长短短的交替,构成了白驹飞逝的华彩乐章。所以,“夏都”的夏天,尤显宝贵。按照全球变暖,地表温度不断升高的发展趋势,猜想哈尔滨的夏天以后将会更宝贵。突发奇想,借鉴一位诗人的诗句,那么,“我想把‘夏都’的夏天寄给你”,这礼物珍贵吧?有诗意吗?其实,游客们已经通过视频、直播把这些珍贵的感受传向了四面八方。
  游客们是在体验最大的不同吗?
  是的。旅游经济理论有一句名言:旅游的最高境界,是走最短的路,看最大的不同。
  沉浸在江畔台阶的静坐冥想中,回味这座城市带来的新奇与风韵,与南方一些城市的高热大相径庭的天气,与国内城市不同的欧式建筑艺术和欧陆风情,无处不在的音乐和音乐元素,洋味儿十足的生活方式,豪爽、热情、好客、开朗的城市性格,包容、大气、真诚的哈尔滨人,都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尤其凉爽舒适的消夏之夜,处处体现着“夏都”的与众不同和独特魅力。
  “夏都”的三伏天,骄阳下的中央大街,许多人手举的不是遮阳伞,而是马迭尔冰棍,更没有人涂抹防晒膏。游客们就那样欢声笑语,闲庭信步,体验面包石的圆润,欣赏欧式建筑的新奇,感悟仿若置身异国他乡的体验。“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绝非夸张。
  游客们是在晚祷吗?
  是的。这是对夕阳的礼赞。眼前,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又称“艺术之神”,每日乘坐四匹火马拉的太阳车划过天空,为世界带来光明。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太阳神”炎帝,又称“火神”。多么近,多么美啊。你说,这还是神话中夸父逐日的太阳吗?夸父与太阳竞逐,在日落后,渴死于北饮大泽的路上。追逐光明的夸父看到日落的美景了吗?能比手机将太阳拉至眼前看得清楚吗?更敬佩的是神话中的神射手后羿,这位为民造福的神话英雄,为结束毒辣日头对人类的曝晒,用神箭射落了“超编”太阳的壮举。
  许个愿吧,在这个庄严的时刻,面对“夏都”的夕阳,在江水中忽忽闪闪如同燃烛的夕阳光影前,存下美好的希翼,并钤上一枚朱红色夕阳的清晰印章,寄给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