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的中国道路 文化自信的声乐篇章

——第十六届全国声乐展演专家谈

字数:2,607 2025年08月28日 让世界听见哈夏
  本报记者 封娇 于秋莹
  8月27日,在第十六届全国声乐展演美声组交流座谈会上,印青、王秀芬、尤泓斐、石倚洁、孙媛媛5位专家,以及监审组专家田青、刘锡津与参加展演的选手们共同探讨了中国美声艺术的发展方向。从技艺的精进到文化的自觉,从国际舞台的认可到中国声乐学派的构建,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美声唱法已进入从“学习西方”到“文化输出”的关键阶段。青年一代“领军人”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应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让世界听见中国美声的独特魅力。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
  美美与共 中国美声的全球视野
  通过展演我看到了中国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的艺术教育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艺术教育在全球和某些方面是领先的,我们的艺术教育已经走出去了。人才众多,很多我们培养的美声唱法的歌手和西方的著名歌剧院签约,还成为主要演员,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唱中国歌,也受到中国听众的高度肯定。
  西方的唱法进入中国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西问题。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从洋务运动开始,目的都非常明确,就是“师夷之长技”来完满我们自己。我们一定要有人类文化、世界文化这样的大概念,有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概念。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要增加民族文化自信。作为未来的领军人物,不能只学技术不想艺术和文化,要想唱好中国歌就得学习中国文化。我们要有一个大的视野,也要深思,不要把自己仅仅局限在琴房里,直接从琴房走上舞台的话,这个舞台不会太大。心里要有家国,要有世界,还要有文化。
  中央歌剧院原院长刘锡津:
  文化自信 美声发展的世界认同
  看着这么多职业演员高水平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件难忘的往事。2008年,我带领中央歌剧院赴美国6个城市演出歌剧《霸王别姬》,演到达沃斯,中场休息的时候来了几位女士,她们说要找院长,我见了她们。其中一个说:“院长先生,请问你们这些演出的演员是不是从意大利学习回来的?”我说:“我们国家有几十所音乐学院和艺术院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和优秀的教师,今天演出的演员几乎全部是我们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她们听了以后很惊讶,连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这件事情让我感慨颇深,我们不可以妄自菲薄,不能对自己缺乏信心,而是应该有足够的自信。
  联想到这次展演,这些优秀的青年歌者,让我依稀感觉到我们国家将出现一代优秀的美声歌唱家,这是目标。他们演唱西洋歌剧地道、完美,他们演唱中国作品,将中文语境与美声唱法完美融合,形成中国独有的美声演唱群体,做到了国人听者满意、国际认同的美声歌唱艺术新流派。
  原总政歌舞团团长印青:
  中国歌曲 舞台表演的修养使命
  从作曲家的角度希望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尤其是唱美声的演员,不断地在进步,不断地涌现出好的人才。
  对于未来,我有两个期望。一个是美声演员一定要唱好中国歌曲,这个特别重要,你看凡是中国歌唱得好的,最后都成了大家,都家喻户晓。我也要呼吁,作曲家未来能多写好的美声作品,让大家在作品中能发挥自己的能量。第二是希望要加强表演、形体的训练。每个人在舞台上演唱,都要注意自己的形体与表演。因为通过你在舞台上的表现,就能看出你今后是不是能往这个方向前进,这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很多著名歌唱家在舞台上的表演,不光是唱,一招一式都很打动人,这样才能成为非常优秀的演员。作为领军人物,你的三观在表演的歌曲里面都能体现出来,而不仅仅是歌唱的问题。
  原总政歌舞团一级演员王秀芬:
  多唱原创 领军人物的责任担当
  特别高兴,看到年轻人一代一代都成长起来了。无论是作品,还是整体的表现,你们都比我们那时候要进步很多。1985年,我在哈尔滨参加了首届全国聂耳、冼星海声乐作品演唱比赛,获得女子组金质奖。与40年前相比,无论是技术、表现、舞台上驾驭自己的能力,你们都好了很多,这证明我们中国的声乐事业在进步。
  在第二轮展演的时候,大家发挥得特别好,因为是与钢琴配合,但是跟交响乐队合作的时候,有的作品乐队声音太大了,加上有些配器很重,所以你们使出了百分之百的力量。跟乐队合作的时候不要跟它争,它特别强的时候要把自己稳定下来,指挥看到你稳定了他也会按着乐队的,这是一个经验。还有对作品的选择,我希望年轻一代的声乐演员,能引领中国的声乐,作为领军人物要有这个担当,要多唱好听的原创歌曲,这对于歌曲的普及,以及提高大众对原创作品的欣赏和鉴别力,也是一个贡献。
  中央歌剧院一级演员尤泓斐:
  “音乐之城” 青年歌者的崭新起点
  仅仅这么短短的几天,我已经看到了学员们的飞跃,这个展演的舞台是非常锻炼人的。哈尔滨是世界“音乐之城”,美声组的汇报演出给“音乐之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个有音乐历史的城市,因为你们的到来给大家献上了一个高水准的展演,你们都有演员天赋,都表现得特别优秀。
  今年“哈夏”的主题是“让世界听见哈夏”,此次展演也是给哈尔滨这座国际化的城市在艺术方面添砖加瓦。每一次展演都是一个成长,我由衷地祝贺你们,能把这个舞台、把哈尔滨作为你们的一个新起点,奔向美好的声乐梦想。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石倚洁:
  永不懈怠 艺术人生需终身书写
  通过展演能感受到大家的成长,进步越来越多。展演不是终点,我最怕的就是大家成为优秀人才之后就开始慢慢地在练习上和舞台上懈怠了,慢慢地就不唱了。其实,展演真的只是一个起点,我们从学校里出来,就是让更多的人、更多的老师、剧院经理知道有你们的存在,你们有多么好。希望你们能在舞台上继续演唱,演唱到退休。就像我2007年的时候,如果我参加完比赛就不继续唱了,之后大家也不会认识我。展演真的只是一个起点,对你的学习画上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小句号,接下来你得继续把你的艺术人生写下去。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主任孙媛媛:
  传播经典 展现中国优秀文化
  在这几轮展演里我看到了每个人不同的变化。在展演中学员们的身体状况,对作品的理解,对突发情况的现场掌控,都是对歌唱人才能力上的考验,所以在舞台上你们虽然是在展现自己,但对于选人才来讲要看全面。在展演中,你们是美声中坚青年力量的典范,从作品表现来讲,你们有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优秀文化,代表中国青年音乐人才的专业精神,所以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种引领和表率。
  美声在演唱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古诗词原有的发音,很多古诗词作品都是由传统经典改编和创作的。在传播经典文化的时候,表演者是载体,如何呈现最精准的语言,同时也能让人看到我们对文化、对传统的严谨度和认真度,这一点希望通过你们的身影,在高端艺术平台的展现中传播、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