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抗联路系列报道

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红色坐标”

延寿县天台山北坡抗联遗址见证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史

字数:630 2025年08月27日 要闻
  田聪 本报记者 张大星
  “这个掩体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和镇附近的抗联战士们为打击侵略者、保护当地人民修建的。”延寿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队员潘姝介绍,随着文物普查的深入,延寿县天台山北坡的抗联掩体遗址“红色坐标”愈发清晰。
  这片依山而建的抗联掩体遗址,位于延寿县中和镇胜利村天台屯西南2公里处的天台山北坡。遗址东距中和镇至加信镇公路1公里,南距山河屯2公里,西北距长寿屯3公里,北距天台村2公里。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30.6米、南北宽5米,面积约153平方米。遗址地势南高北低,呈缓坡状,掩体从东到西分布。“遗址地”山虽不算高、林虽不算密,但仍能让人强烈感受到当年抗联战士依托家园山水地势寸土必争的勇气。
  “这个掩体是当年抗联部队同日本侵略者作战时修建的。众多史料、物证证实,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抗联战士依托这些掩体,英勇地保护着当地乡亲,与入侵的日寇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潘姝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这处遗址地的掩体结构基本得以保存,是那次普查中新发现的重要文物点。2012年,延寿县政府将其公布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确认其历史地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普查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复查。
  “天台屯遗址”是抗联在延寿地区发展壮大及艰苦卓绝抗日斗争史的重要实证。它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抗联战士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托地形建立据点、保卫家园的智慧与勇气,也为深入研究延寿乃至整个区域的抗联斗争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坐标。下一步,延寿县将加强对抗联遗迹的保护,让这些“红色坐标”永远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