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你好

字数:1,213 2025年08月22日 太阳岛

  □岳慧杰
  时间,就像一位执笔的画家。她刚用七月的赤橙黄绿铺就了盛夏的浓墨重彩,笔触间还带着烈日的滚烫与蝉鸣的喧嚣。忽而,她轻轻蘸了蘸砚台里的清辉,手腕一转,便将热烈的色块晕染开去,添上几笔温润的蓝与黄——于是,八月踏着这渐柔的笔触,悄无声息地站在了季节的画框里,眼波流转间,藏着夏末独有的醇厚。
  八月,带着七月的余温缓步而来,像是盛夏的尾声,又像是秋日的序曲。七月的荷塘里,新荷与残荷还在交替,到了八月,荷叶已铺成了墨绿的海,圆滚滚的莲蓬挺着浅黄的脑袋,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数着夏日剩下的日子。正午的阳光依旧烈性,却少了几分焦躁,落在皮肤上,竟带了点沉甸甸的暖意。田埂上的狗尾巴草结了籽,沉甸甸地弯着腰,仿佛在积攒着向秋天最后告别的勇气。
  八月是热烈里的温凉。蝉鸣渐渐收了声,不再是七月里声嘶力竭的合唱,倒像是老艺人拉着弦子,调子慢悠悠的,带着点慵懒的满足。正午时分,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地上织出晃眼的光斑,柏油路被晒得软软的,空气里飘着晒焦的青草味。一到傍晚,风就换了性子,从河面上掠过来时,带着水汽的凉,吹得院墙上的牵牛花轻轻摇颤。老人们搬出竹椅坐在巷口,摇着蒲扇轻轻念叨:“秋老虎要来了,秋老虎就要来了。”孩子们追着晚风跑,额头上的汗珠子刚冒出来,留下一串串银铃似的笑。
  八月是丰盈的馈赠。田野里早已褪去了嫩青,换上了成熟的衣裳。玉米秆举着饱满的穗子,红缨在风里扫来扫去,剥开绿衣,金黄的玉米粒像排列整齐的珍珠,咬一口,生脆里带着清甜。妈妈特意选了两根饱满的青玉米棒,给我和哥哥“蒸玉米棒”。花生在土里憋足了劲,拔起一株,胖乎乎的荚果挂在根须上,还沾着湿润的泥土。果园里更热闹,石榴把肚皮撑得裂开了缝,露出玛瑙似的籽;梨树上挂着黄澄澄的果子,风一吹就晃个不停,像是在催着人来摘;葡萄架下,紫的、绿的果串垂着,摘一颗放进嘴里,甜汁里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像是在提醒:饱满里总带着点青涩的余味。
  八月是月光下的诗意。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刚擦黑,月牙就斜斜地挂在树梢,像谁掰了一弯银镰。老人们说,这是牛郎织女要见面的日子。葡萄架下要是静听,就能听见他们说悄悄话呢。孩子们信以为真,拉着大人蹲在架下,屏住呼吸认真地等着盼着,最后却只听见虫鸣和自己的心跳。到了月中,月亮渐渐圆了,清辉泼在院子里,石板路亮得能照见人影。晚归的人不用打灯,踩着月光走,影子被拉得老长,就像是一个忠实陪伴的伙伴。
  丰子恺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时间从不会为谁停留,七月的热烈也好,八月的醇厚也罢,都是岁月写就的诗行。不必惋惜夏将尽,也不必焦虑秋未至,此刻田埂上的稻香、果园里的甜、月光下的静,都是独属于八月的馈赠。
  晚风穿过玉米地,发出沙沙地声响,就好像是在告诉人们,“别急,慢慢来”。人生这趟路,本就是一边失去一边收获,热烈时尽兴,醇厚时沉淀,都是好时光。愿我们揣着岁月的暖,迎着渐起的风,在内心真诚地轻唤一声:八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