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爽 本报记者 梁可心
8月20日,南岗区红旗满族乡长征村村民唐政田和姜守范捧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激动不已:“网上提交申请,连村都不用出,证就拿到手了,太方便了。”证书背后,是南岗区创新打造“农村住房登记服务专区”带来的效率革新——原本平均耗时约45天、涉及5个部门的复杂流程,压缩至最短1个工作日、“一网通办”,唐政田和姜守范正是这条数字“高速路”开通后的首批受益者。
痛点催生改革
基层减负迫在眉睫
此项改革的推进,源于南岗区委、区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坚定决心与创新理念。前期调研发现,红旗满族乡“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面临现实梗阻:涉及市、区、乡、村四级5个部门、11种要件,至少12道流程,村民准备材料一头雾水,村干部更是疲于奔命——逐户收集审核要件材料、协调权籍调查、往返市区多个部门送审……一套流程下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这一“村民要件捋不清、村干部来回跑断腿”的困境,当即被南岗区列入“整治民生服务事项办理流程不便捷”问题清单,成为全区亟待破解的重要民生实事。
数字破局攻坚
部门协同打通壁垒
面对难题,南岗区按照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标要求,将“数字政务向基层延伸”作为突破口,着手设计搭建一条办证“高速路”,力求实现农村宅基地及地上住房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全程网办、“一链通办”,回应村民期盼,为村干部减负。(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