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民走上阳台音乐节舞台。 央视网消息 面包石的纹路里还藏着白日的余温,晚风轻轻一吹,漾出细碎的光晕。街角、阳台上的乐器突然醒了,音符顺着孔隙从人群中滑出来,缠着昏黄的路灯打了个美丽的纽带。
在这个夏天,哈尔滨中央大街上,“舞台的夏天”阳台音乐节,自7月25日启幕以来,以每周三场演出的频率持续吸引着本地市民与八方游客的目光。没有高门槛,风格不设限,这座素有“音乐之城”美誉的城市,用一种更开放、更亲切的方式,让旋律流淌于市井烟火之中,也让各地游客从这个窗口洞见哈尔滨的多元与热烈。
全民舞台
每个人都是城市乐章的音符
作为哈尔滨打造“音乐之城”进程中的一次创新实践,“舞台的夏天”阳台音乐节最打动人心的是它“全开麦”的参与模式。在这里,音乐真正回归大众——不论是银发老人、稚嫩孩童,还是医护人员、企业职员,只要怀揣热爱,就能走上专业设备支持的舞台,成为整座城市夏日旋律的谱写者。
70岁的老兵何群,用口琴奏响《人民军队忠于党》,铿锵旋律中流淌的是岁月与忠诚;38岁的音乐教师涯涯携原创作品《相约亚冬》,用三种唱法唱出对城市未来的期盼;8岁的张梓豪背着电吉他高唱《骄傲的少年》,清澈童声中是一个少年对舞台最真诚的渴望。他们不是明星,却是这个夏天哈尔滨最真实的“民星”。
这种打破专业壁垒、拥抱普通人的音乐表达,让“音乐之城”不再只是剧院里的高雅艺术,更成为街头巷尾可触可感的生活日常,真正实现了“人人都是音乐家”的城市理念。
(下转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