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何伟志
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基本内涵表述语的首句,是根植于内心、触及到灵魂的高尚情怀和永恒追求,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基石和根本。东北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忠诚于党,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源自对党的宗旨、章程、纲领、路线和目标的深刻认同。忠诚于党,就要时时刻刻心中有党、真诚爱党、一心为党。
忠诚于党的初心使命:为拯救东北人民于水火而斗争,彰显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二字铭刻在灵魂深处,用忠诚书写以民为本、立党为公的历史篇章。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危机的关键时刻,与坚持不抵抗政策的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截然不同,中国共产党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提出了坚决抗日救国、收复失地的政治主张,不惜一切代价抗击日本侵略者。东北抗联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实现党的使命担当为目标,使东北抗联部队凝聚了一大批为民族和人民而战的进步分子。这些用革命理论、科学信仰武装起来的东北抗联将士,成为东北抗联队伍的坚强核心。他们身上所展现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精神品质,正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灵魂。作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东北抗联为人民而生、依人民而存、因人民而战,彰显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用热血和生命践行终身誓言,展现实现远大理想与夺取抗战胜利的目标一致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伟大精神的灵魂,是党的伟大实践的原动力。东北抗联人数最多时3万余人,最少时仅剩千余人。在日军连续不断的军事“讨伐”、各种手段的政治诱降、苛刻严密的经济封锁下,东北抗联的旗帜始终不倒,就是因为东北抗联将士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忠诚的本质在于理想信念和价值判断。一个信仰、信念、信心强大的军队,是无法使之屈服投降和放下武器的军队。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魏拯民曾经教育战士说:“革命不能只靠勇敢和热情,要有政治头脑和远大的理想。”“我的时间不长了,相信你们会迎来胜利的那一天。”东北抗联将士明知抗日斗争是长期和艰巨的,明知在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明知自己牺牲后可能默默无名,却仍然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坚信抗日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誓言。
忠诚于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体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同创新开展对敌斗争的有机结合
党的方针政策,是指导党的一切活动的行动指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方针。中央和东北党组织派出大批干部到抗日义勇军和绿林武装中开展工作,或独立创建反日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中共满洲省委把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团结义勇军共同对日伪军作战,树立起了全民族武装抗日的旗帜。东北抗联是在东北地区率先贯彻和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模范。东北抗联主力部队从1940年10月末开始转至苏联境内后,在争取苏联援助的同时坚持党的领导和独立自主的原则。1942年9月,在东北抗联教导旅内成立了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使自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后一直处于分散状态的东北党组织重新实现了统一。东北抗联教导旅虽然身居异国,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但每个东北抗联将士的心都向往着延安和党中央。
忠诚于党的神圣事业: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实现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的相互交融
忠诚于党的事业,就要将个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转化为神圣事业而义无反顾的实际行动。在漫长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东北抗联将士时刻牢记党交给的任务,以鲜血和生命顽强地抵御日本侵略,捍卫着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无论条件怎样恶劣、形势怎样险恶,都没有动摇他们为党和人民的神圣事业奋斗的决心。赵尚志,曾经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但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变。他说“我不能一天离开党,党也不要一天放弃对我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务”。人们常常以“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来赞誉优秀共产党员,而这种“特殊材料”正是由忠诚和信仰淬炼而成的。东北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证明:忠诚于党的事业,发自内心、落于行动、经受考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忠诚于党的组织纪律: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整饬风纪,实现组织凝聚力和团队战斗力的整体提升
真正的忠诚,体现为对党、组织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以确保组织和团体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以有效完成党的政治使命。严格的军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队伍的重要标志,也是东北抗联联系群众的根本。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融入忠诚红色基因的作风,远比枪炮和子弹更有威力。一碗炒黄豆算不得什么大事,可在东北抗联将领眼里,却是关系人心向背的原则问题。李兆麟曾以“炒黄豆”里蕴含的“作风纪律滋味”,深刻地教育战士要严格遵守部队的纪律。东北抗联之所以能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长期坚持斗争,关键在于拥有过硬的作风。特别是东北抗联队伍中的广大党员干部,以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过硬作风和人格魅力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