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 北京首演获赞

字数:1,256 2025年07月12日 国内
  (上接第一版)用音乐和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再现了烽火岁月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团结抗日的壮丽史诗。全剧以“身份撕裂与信仰坚守”为叙事核心,在战争的阴影下,每个角色都面临着命运的抉择,地下党员王一民在讲台与战场间切换身份,师者的儒雅与战士的果决形成强烈戏剧张力;玉旨一郎深陷文化认同与政治使命的撕裂困境,成为这场人性拷问中复杂而深刻的灵魂镜像。而卢淑娟的坚定反抗、罗世诚的热血无畏、塞上萧与柳絮影的悲壮爱情让家国大义与个人命运交织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会呼吸的舞美、带刺刀的音符”——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以颠覆性的艺术表达,让91年前的抗战故事在当代剧场掀起情感狂潮。从震撼的舞台视觉到直击灵魂的音乐叙事,主创团队以“青春化”“沉浸感”为核心,成功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共情桥梁,让经典在创新中焕发时代生命力。舞台上,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化作舞美设计的筋骨,升降台与多媒体投影构建出“裸眼3D”的冰城旧貌。360度旋转机械装置配合多媒体投影,让中央大街的霓虹、纷飞的雪片与监狱的铁窗在3秒内无缝切换;灯光以红、蓝、黄三色交织,精准勾勒压抑与希望的博弈;26首原创歌曲更是引爆现场观众情绪,《茫茫夜》响起时,历史人物以鲜活的姿态跃入观众视野,合唱旋律在剧场内形成奇妙的共振;而罗世诚就义前演唱的《奶油蛋糕》,则让全场陷入屏息般的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才是真正的精神顶流。”演出散场时,“00后”观众林玖激动地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哈尔滨首演时,很多喜欢音乐剧的朋友都去看了,朋友圈里刷屏的片段非常震撼,没想到现场比视频震撼100倍。王一民的信仰,让人热血沸腾。”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观众抹着眼泪感叹:“我年轻时读过原著、听过小说连播,今天在舞台上看到王一民,就像看到了当年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这样的故事,就该让更多人看见、记住。”专程从天津赶来的音乐剧爱好者李晟分享说:“总说红色题材小众,可你看这上座率、这讨论度,民族大义从来都不缺流量,缺的是能打动人的好故事,缺的是深入人心的好形式。”
  社交媒体上,关于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讨论热度也在持续攀升。话题“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有多燃”已悄然登上多家新媒体平台热搜榜单。网友们纷纷在话题下分享自己的观剧感受,“王一民等人为了信仰毫不畏惧,原来红色经典可以这么燃,这么酷。”“红色经典永不过时。”“为民族大义流泪,这才是年轻人该追的剧。”
  当终章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持续10分钟之久,演员们多次谢幕仍难平热情。这场演出证明:当历史以艺术之名与当下对话,当民族大义通过舞台直抵人心,红色经典不仅能成为剧场里的焦点,更能成为跨越年龄层的情感共鸣点。
  7月12日至13日,“大流量与正能量并存”的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将继续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两场演出票已售罄。而全国第二轮巡演的城市名单一经公布,杭州、南京、淄博、武汉等多个城市的观众均表示已经翘首以盼。这场以艺术之名点燃的历史星火,以无可阻挡的时代精神“顶流”之势,照亮闪耀着人性光辉与民族精神的永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