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沙迪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鲜明文化现象,主要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实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党领导14亿多人民正意气风发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回溯红色文化的生成发轫,奋斗精神始终贯穿于红色文化传承的百年历程,“自强不息、务实担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的崇高品质,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必须坚持的精神品质。用好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奋斗精神,对于落实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伟大工程、提升教育强国思政引领力以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强化课程教学,以思想引领厚植大学生的奋斗意志
红色文化对于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鲜明作用。用好红色文化就是要充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内蕴的优秀传统与精神价值得到充分发扬,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坚定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奋斗意志。一方面,要用好课程教学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更是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红色文化的“奋斗内涵”感召学生,强化红色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占比权重,加强红色文化精神谱系、理论成果的“年轻化”叙事,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奋斗精神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昭示红色文化的真理力量。教师要在百年党史中凸显红色文化的鲜明特质,揭示新时代伟大奋斗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与世界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找准奋斗方向,深刻理解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奋斗精神;另一方面,要推动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还应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日常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等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展开考察与调研,进行实地体验、社会服务以及理论宣讲等,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红色文化,并将红色文化与精神文明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充分认识党的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进而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砥砺奋进、不断前行。
着眼实践培育,以实践淬炼增强大学生的奋斗本领
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奋斗精神,砥砺大学生不断前行奋进,需要以过硬的实践本领加以支撑。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不仅要着眼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还应立足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奋斗本领。一方面,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应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尝试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鼓励大学生通过寻访红色文化遗址、访谈历史人物、重走红色文化革命道路、参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方式,从中汲取精神伟力,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生实践特区”,如乡村振兴工作站、社区治理实验室,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的实践体验,以此指导未来奋斗实践;另一方面,要做好红色文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性,大学生应当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通过系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关于文化传承的论述,建立原著+史料+时政学习矩阵,并学习运用口述史、影像志等现代研究方法整理红色史料,将红色故事改编为文艺节目,增强红色文化的可及性,鼓励参加全国大学生红色文化双创大赛。值得注意的是,着眼实践不仅要发掘多元化的实践形式,更要重点提升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正如毛泽东曾在求学期间“游学”农村,以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社会考察。新时代大学生应当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能力,提升自身的调查研究能力,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能力,培养总结经验、探寻规律的分析能力,最后以扎实的实践本领指导奋斗实践。
发掘创新形式,以技术赋权浸染大学生的奋斗热情
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奋斗精神,离不开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而要使红色文化资源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则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通过技术赋权创新红色文化的表达形式,实现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奋斗精神,需要构建生动的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创新红色文化表达形式,挖掘红色文化现实语境,实现传播途径的全方位、立体化协同。一方面,要搭建红色文化数字化学习平台。高校应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开发“虚拟化”“沉浸式”的互动类红色文创产品,对重要历史人物、红色经典著作、榜样任务事迹等内容进行数字化还原,并通过AR/VR、H5、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将实体化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提升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供给效率。还应对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再构造”,充分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中的奋斗精神加以融入,形成全景式的育人格局;另一方面,要拓展个性化的传播手段。红色文化的传播手段不能保持一成不变,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如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建立起党史学习教育平台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网,充分利用抖音、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将不同形式的红色文化新闻进行实时推送,并增加算法推荐池中的红色文化内容,为大学生领悟奋斗精神提供基本的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垂直领域DeepSeek,开发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红色文化文创产品,进而提升大学生的体验度与获得感,从红色文化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