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银行办理业务。 本报讯(记者 李佳琪文/摄)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企业提供银行流水单,可反映其信用状况及经营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传统获取银行流水需要企业向各家银行申请,费时费力。如今,申贷企业一键授权后银行就能通过“资金流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他行企业流水,大幅降低办事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不用到处跑、银行审批快特别重要,这样我们能快速拿到贷款补充日常流动资金,用于一些科研项目。”哈尔滨东盛金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林杜院告诉记者,去年年末,他们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资金流信息共享平台”,在企业授权下,银行间可共享企业相关信息。“2018年办理过贷款申请,那时候公司出纳去各家银行打印流水,用了4个工作日。”林杜院称,这次从申请贷款到放款,时间缩短了约三分之二。
企业办业务效率提高了,银行了解申贷企业资质的时间也缩减了。“申贷企业提供银行流水后,受理贷款业务的银行一方面要审核流水的真实情况,一方面要对企业各项收支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资质。”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风险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审核申贷企业资金流情况是银行贷款发放流程中最基础也最耗时的环节,现在,平台不仅能为放贷银行提供真实、规范的企业流水,还能做好企业收支分类,提供对企业的相关分析报告。这不仅节约了银行大量的审核时间,还能帮助银行在贷前、贷中、贷后对企业风险进行更全面、精准的把控。
“过去可用于中小微企业风险评估的数据很少,评估维度较单一。平台上线后可应用于企业全信贷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大幅降低申贷企业办事成本,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了解到,自平台去年10月上线试运行以来,该行推动我省首批15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入平台应用场景,建立贷前贷中贷后查询应用机制,通过平台了解企业供应链上下游资金往来及公共事业、税务、社保缴费等收支信息,更加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经营和收支状况,为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信用白户企业获得首贷融资提供信息参考。截至5月末,全省首批接入的15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通过平台查询资金流信息22085笔,累计为409户中小微企业新增放款25.93亿元,其中19户企业为首次获得融资、共计43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