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盏灯都能温暖城市

冰城志愿者张雪梅用爱心助力亚冬盛会

字数:959 2025年05月16日 要闻

编者按
  德行润心,善举铸魂。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冰城好人”以凡人微光汇聚成炬,用善行义举镌刻城市精神坐标。他们或扎根基层,以默默奉献诠释初心使命;或守信践诺,以赤诚之心筑牢道德根基;或扶危济困,以善行义举传递人间大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进城市的肌理,让文明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自5月16日起,“德礼满冰城 榜样在身边”专栏聚焦2025年第一季度“冰城好人”,以文字传递力量,倡导学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实的道德支撑。
  本报讯(记者 王冠)在哈尔滨的街头巷尾,有这样一抹红温暖着城市——志愿者张雪梅用十年如一日的善行义举,为“冰城好人”精神写下生动注脚。自2015年投身志愿服务以来,这位普通市民将2750个小时的业余时光,编织成传递城市温度的爱心网络,更以热忱服务为亚冬盛会的顺利举办注入温暖力量。
  从禁毒宣传到巡护母亲河,从“爱心驿站”热豆浆到病残老人贴心人,张雪梅的志愿服务足迹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每逢佳节,她总会带着生活必需品走进结对帮扶的空巢老人家中,擦窗扫地、整理衣物时与老人话家常的温馨场景,成为独居老人最温暖的期待。“张丫头每次来,家里就热闹得像过年。”受助老人王大爷说。
  2023年冬季,在冰雪大世界的寒风中,张雪梅与志愿者们筑起温暖驿站。面对-30℃的严寒,她递出的热饮和免费水饺不仅暖了游客的胃,更暖了天南地北游客的心。唐山游客张女士在感谢信中写道:“手机冻关机时,是雪梅姐把我们送回酒店。这份温暖,让我们全家成了哈尔滨的‘义务宣传员’。”3年来,张雪梅服务中外游客近万人次。
  在2025年1月那个-28℃的傍晚,张雪梅发现与家人走散的9岁广东男孩。她一边将孩子带到驿站让孩子暖身,一边耐心联系家长。当看到男孩母亲周女士抱着孩子喜极而泣时,张雪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她助力亚冬盛会的最好诠释——她通过每一次咨询引导、每一段城市讲解,将哈尔滨冰雪文化魅力与人文关怀的温度传递给八方宾朋。
  从公园禁毒宣传员到亚冬文化传播者,从孤寡老人的“亲闺女”到游客眼中的“暖心大姐”,张雪梅用平凡善举串起城市文明的珠链。正如她常说的“每个志愿者都是城市的一盏灯,灯多了,冰城就更暖了。”这份执着与坚守,正激励着更多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让“冰城好人”的精神火炬照亮、温暖整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