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名花日渐隆 街头锦簇更繁荣

——专访《丁香集》作者衣殿臣

字数:1,412 2025年05月01日 魅力冰城 多彩五一
  衣殿臣
  本报记者 韩冰
  嫩黄的连翘,粉嘟嘟的桃花、杏花,洁白的梨花、山丁子花……4月末到5月初,素来以雪花、霜花闻名的哈尔滨,打开了“鲜花模式”。而这只是序曲,重头戏是那紫的、白的、黄的……丁香花。
  “角落墙垣万许丛,街头锦簇更繁荣。卉垂珠串白兼紫,风送清香淡亦浓。依岛方知叶翠碧,临江倍觉蕊鲜琼。春来百结竞相斥,北国名花日渐隆。”这首《咏丁香》将每年春夏之交,哈尔滨市近200万株丁香次第绽放,满城花香的盛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出自衣殿臣老先生主编的《丁香集》。
  编写51万字“丁香全集”
  1988年,哈尔滨市第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将丁香确定为哈尔滨“市花”的决定,拉开了“丁香城”建设的序幕。《丁香集》就是为了纪念丁香被确定为哈尔滨的市花而作的,这部书不仅将我省的诗人、书画家、摄影家所创作的有关丁香的作品收入其中,还收入了古代诗人以丁香为题创作的诗作。全书约51万字,共分十辑、520篇,囊括了古代和现代作品,涵盖丁香绘画、丁香书法、丁香摄影、丁香诗、丁香词、丁香曲、丁香楹联、丁香辞赋、丁香文章和丁香报道……堪称一部“丁香全集”,也可说是哈尔滨这座“丁香城”的一部“文艺史”。
  衣殿臣作品《咏丁香》也被收录在《丁香集》中。衣殿臣91岁,1956年他从家乡吉林省长岭县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从此便扎根在“第二故乡”。他曾是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教授级研究员,还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辞赋社会员,荣获哈尔滨市终身优秀艺术家称号。衣殿臣发表诗词3600多首、文章3800多篇、辞赋30篇、辞赋论文及赏析18篇,发表作品达650万字,绝大多数作品都与哈尔滨有关。
  虽然年事已高,依然情系丁香。衣殿臣介绍,哈尔滨虽然有很多花,但丁香是哈尔滨人最喜欢的花。它虽然不在十大名花之列,但颇受文人的重视。丁香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远在三国时期,曹植在《妾薄命》其二中就有“鸡舌五味杂香”的诗句。那时称丁香为“鸡舌”,所以“鸡舌”后来便成为丁香的别名之一。到了唐代,出现许多丁香诗,如钱起、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陆龟蒙、韦庄等都有丁香诗。
  在他看来,哈尔滨与丁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引用写在《丁香集》封底的四句话表达对哈尔滨的深情:“一座城市,因一种花而美丽;一座城市,因一种花而芬芳;一座城市,因一种花而享誉;一座城市,因一种花而风光!”他说:“我爱这座城市,近70年来,我为这座城市及市花丁香写了不少诗词联赋、文章诗话,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荣耀。
  冰城四季美不胜收
  对于哈尔滨和丁香有关的信息,他如数家珍。衣殿臣告诉记者:“目前哈尔滨的丁香有50余个品种,种植数量近200万株,数量还在以每年10万株左右的速度增长。”哈尔滨还有丁香街581条,有群力丁香公园、丁香科技博览园等5个丁香主题公园。
  提到近年来哈尔滨日新月异的发展,衣殿臣激动地说:“哈尔滨如今成了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今年3月又被授予了‘中国诗歌之城’的称号。这表明,哈尔滨不仅风光优美,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核。”他说:“我曾经为冬天的哈尔滨主编过一部《冰雪集》,又为春夏之季的哈尔滨主编了这部《丁香集》。哈尔滨不仅有冰花还有夏花,不只有冬季冰雪美景,四季美景都美不胜收,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都来哈尔滨赏花,感受丁香的馥郁芬芳。”
  衣殿臣说:“在有生之年,我还要继续写哈尔滨和丁香花,写哈尔滨的冰雪和与哈尔滨有关的一切。生命不止,写作不停。”他还将这首《九十感赋》送给大家共勉:“年交九十又逢春,作赋吟诗倍入神。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怅惘近黄昏。”